同向天岩最上游,诗翁来见九螭头。
僧房为映川原好,野水空随岁月流。
玉节朝天行日促,金风驱雨暮云收。
已摹大字镌山骨,要与匡庐万古留。

这首诗的原文是:

同向天岩最上游,诗翁来见九螭头。

僧房为映川原好,野水空随岁月流。

玉节朝天行日促,金风驱雨暮云收。

已摹大字镌山骨,要与匡庐万古留。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同向天岩最上游,诗翁来见九螭头。
    注释:在最高的地方(上游),有一座名为“天岩”的山峰。一位诗人(诗翁)来到这里,看到了九条龙形状的山峰。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壮志。九螭头可能是对某个山峰的别称,象征着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

  2. 僧房为映川原好,野水空随岁月流。
    注释:僧人的住处被周围的山川美景所映衬,而那流淌的野水则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僧人的住处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赞美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同时,野水随岁月流逝的意象,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3. 玉节朝天行日促,金风驱雨暮云收。
    注释:清晨,僧人手持玉节(一种象征身份的法器)登山,他的行为如同太阳般迅速有力;傍晚,金风吹散了雨水,天空中的云彩逐渐消失。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僧人的活动和天气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以及时间的流转。玉节朝天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僧人行动迅速、果断的特点。金风驱雨的意象,则传达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

  4. 已摹大字镌山骨,要与匡庐万古留。
    注释:现在,我已经把那些重要的诗句刻在这座山上,希望能够与匡庐一样永远流传下去。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传承和弘扬的愿望。通过将诗句镌刻在山骨上,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永恒的存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