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却王褒五百春,资中不见有词臣。
今朝忽遇登龙客,喜杀西郊谢逸人。

【解析】

“国朝自建隆至大中祥符七年垂五十载”是第一联,意思是说从宋朝建国(公元960年)到祥符七年(1014年)整整50年了。建隆是赵匡胤的年号(960—976),大中是唐懿宗的年号(847-860)。

“谢颐素始奏名甫官太守”是第二联,意思是说在宋代初年,谢颐(字素)才开始向朝廷奏名(推荐人才),而张甫(字甫)已经当了太守。

“死却王褒五百春,资中不见有词臣”是第三联,意思是说自从王褒被贬谪以后,五百年的春天都没有看见过他,现在终于又见到他了。王褒曾任扬州刺史,后被贬为益州长史,最后死于四川资中。这句中的“资中”指资州,即今四川资中。

“今朝忽遇登龙客,喜杀西郊谢逸人”是第四联,意思是说今天忽然遇上了一位飞黄腾达的人,真是高兴极了。这里的“西郊”是指成都西面的郊区。谢逸人即谢安,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书法家、音乐家等,也是当时有名的清谈家。

【答案】

译文:

从宋朝建立(公元960年)以来,至今已50年过去了。在这时我遇到了一个当年被贬的王褒,已经过了五百个春秋。在资州(今天的四川资中一带)再也见不到像王褒那样的文臣了。

如今我又遇见了一位飞黄腾达的人,真使我高兴极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画赞颂友人,寄托自己的仕途之愿。此诗首句“国朝自建隆至大中祥符七年垂五十载”,点明题旨。“国朝”是北宋时期,“自建隆至大中祥符七年”即从宋太祖赵匡胤的开国(公元960年)到宋真宗的大中祥符七年。中间经过26年,这26年正是作者仕途不顺利的时候。“谢颐素始奏名甫官太守”,是第二联,意思是说在宋代初年,谢颐(字素)才开始向朝廷奏名(推荐人才),而张甫(字甫)已经当了太守。“死却王褒五百春,资中不见有词臣”,是第三联,意思是说自从王褒被贬谪以后,五百年的春天都没有看见过他,现在终于又见到他了。王褒曾任扬州刺史,后被贬为益州长史,最后死于四川资中。“今朝忽遇登龙客,喜杀西郊谢逸人”。是末联,意思是说今天忽然遇上了一位飞黄腾达的人,真是高兴极了。这里的“西郊”是指成都西面的郊区。谢逸人即谢安,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书法家、音乐家等,也是当时有名的清谈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