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窥前古,扶经翊太平。
乐成天地格,祧正祖宗明。
知命穷犹达,趋玄死亦生。
世无班马笔,谁为勒幽铭。

【注释】

《唐才子传》:杨炯,字次公。少以神童举进士,授校书郎。

力学窥前古:学习古代的学问。

扶经翊太平:扶持经典,辅助太平。

乐成天地格:使天、地之象都归于正常。

祧正祖宗明:使祖宗显荣。

知命穷犹达:懂得命运的人,穷困潦倒也感到满足。

趋玄死亦生:追求玄妙之道,死亡也会带来生机。

世无班马笔:世上没有像司马迁、扬雄那样能写文章的笔。

谁为勒幽铭:谁能为我撰写不朽的墓志铭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以及自己虽已年老但仍要为国家效力的决心。首联两句“力学窥前古,扶经翊太平”表明了作者对古代学问的尊重和对国家太平的渴望。“乐成天地格”,意思是说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同天地一样,充满了和谐与秩序。“祧正祖宗明”,则是希望国家的祖先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荣耀。

颔联“知命穷犹达,趋玄死亦生”,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看法:即使生活贫困潦倒,也要追求真理;即使面临死亡,也要追求生命的真谛。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也是他对国家的一种期望。

颈联“世无班马笔,谁为勒幽铭”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文坛现状的失望。他认为,现在的社会没有像司马迁、扬雄那样的大才,没有人能够写出像他们那样的文章。这里的“班马笔”,是对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和文学家扬雄的尊称,他们是古代著名的文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国家的期望。

尾联“谁为勒幽铭”,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他觉得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仍然希望能够为国家出力,希望能够为自己的生命留下点什么。这里的“幽铭”指的是不朽的墓志铭,诗人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像司马迁、扬雄那样有价值,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国家的关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和坚定信念。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是唐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