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公说法时,诸天雨名花。
此事古老传,岂为虚语夸。
至今数亩地,长松肖龙蛇。
下不生蔓草,上不存栖鸦。
夜或散瑞光,烂若赤城霞。
沿崖仅可到,狭径宁容车。
严严渤海公,好古心无涯。
携筇徐步至,极眺频吁嗟。
不唯古佛迹,绝景来幽遐。
城郭如钩环,井庐杂禾麻。
青山断绿野,白水连平沙。
翔帆出天镜,叠鼓传掺挝。
又复听归橹,大泽鸣雁驾。
云烟失浦溆,霜雪摧蒹葭。
顾瞻指掌间,千里无毫差。
中天二龙飞,此邦恃犬牙。
纳士业已缓,何殊井中蛙。
神兵半夜集,城裂如剖瓜。
唯仁乃无敌,四海同一家。
我公乘闲来,式宴宾亦嘉。
作亭当旧址,海月浮窗纱。
举杯莫辞酒,越女弹琵琶。
为我谢云公,亦有三春葩。
真法忌拣择,岂校静与哗。
酩酊上马归,鬓发从纱纱。
诗题: 题雨华台
译文:
在云公讲经说法的时候,天上落下无数朵鲜花。这些事古老相传,岂是无稽之谈?至今这片数亩之地,松树长成龙蛇状。下面不长蔓草,上面不存栖鸦。夜晚或许散放瑞光,如赤城的霞光般灿烂。沿崖只有一条小路可通,狭窄的径路岂能容下车行?庄严的渤海公,好古之心无边。携着筇杖缓缓行走至此,极目远眺频频叹息。这不仅仅是古佛的遗迹,更是绝美景致来此幽静之处。城中城外如钩环,井庐杂草丛生。青山断绿野,白水连平沙。帆影出天镜,鼓声传掺挝。又听归船橹声,雁群鸣于大泽中。云烟已失其原样,霜雪摧残蒹葭。凝视指掌间,千里之遥无毫差。中天二龙飞,此地依赖犬牙交错。纳士已缓,何异于井中之蛙?神兵半夜集结,城壁裂为两半。只有仁者才能无敌,四方同一家。我公乘闲而来,宴饮亦显尊贵。作亭当旧址,海月浮窗纱。举杯莫辞酒,越女弹琵琶。为我谢云公,亦有三春之花。真法忌拣择,岂校静与哗。酩酊上马归,鬓发从纱纱。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雨华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历史之深、文化之厚重的敬仰之情。诗人以云公说法时天上洒落鲜花为引,引出对古老传说的追溯,以及对雨华台自然景观的赞美。接着,诗人通过对雨华台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景色宜人的画卷。最后,诗人以饮酒赏花、向云公表示感谢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热爱与珍惜。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雨华台的自然风光,又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敬畏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这首诗成功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