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溪彻寒鉴,苍山开翠屏。
结庵当此间,观妙题其扃。
借问观何妙,伊人养性灵。
岂为娱耳目,是将达神明。
滞有乃为病,趋无亦何营。
外感适变化,中虚藏窅冥。
夜深片月散,林鸟三四声。
寥寥太古风,吹我襟尝惺。
逍遥形骸外,浩荡天地情。
未能同子乐,聊用歌强名。

题旌德虞令观妙庵

深溪彻寒鉴,苍山开翠屏。

结庵当此间,观妙题其扃。

借问观何妙,伊人养性灵。

岂为娱耳目,是将达神明。

滞有乃为病,趋无亦何营。

外感适变化,中虚藏窅冥。

夜深片月散,林鸟三四声。

寥寥太古风,吹我襟尝惺。

逍遥形骸外,浩荡天地情。

未能同子乐,聊用歌强名。

译文:

在深深的溪流中,清澈的溪水映照出寒冷的石头,苍劲的大山敞开了一片翠绿的屏障。
我在这个地方建了一座小屋,并给它起名为“观妙庵”。
我向人们询问:“这座观妙庵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他们说:“这里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我又问:“这美景是如何达到的呢?”他们回答:“这是为了养性灵。”
难道仅仅是为了娱乐我们的耳目吗?还是说,是为了通达神明的境界呢?
如果我们过于执着于世间的名利,就会成为病根;如果我们追求虚无缥缈的境界,又会迷失方向。
夜晚的时候,月光洒满了山林,鸟儿的声音也显得格外清晰。
那种古老而深远的气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虽然我不能与你们一同享受这种乐趣,但我会用诗歌来表达我对这份宁静和自由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观与心灵感受交融的画卷。诗人通过对观妙庵周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1. 首联:深溪彻寒鉴,苍山开翠屏
  • “深溪”和“苍山”都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观,象征着深邃与广阔。
  • “彻寒鉴”和“开翠屏”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景观的清冷与美丽,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和一扇翠绿色的屏风,展现了自然之美。
  1. 颔联:结庵当此间,观妙题其扃
  • “结庵”意味着诗人选择在这里建造一座小房子,作为他的居所。
  • “观妙”则是他对这个地方的评价,认为这里的风景非常美丽。他还将这个地方命名为“观妙庵”,以此表明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1. 颈联:借问观何妙,伊人养性灵
  • “借问”表示诗人通过他人之口来询问自己对这个地方的看法。
  • “伊人”指的是那个拥有美好品质的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知己。他之所以能够感受到这里的美景,是因为他在这个地方养性灵。养性灵是指培养自己的品质和精神修养,使身心更加健康和和谐。
  1. 尾联:外感适变化,中虚藏窅冥
  • “外感”可能是指外在的环境或事物带来的感受或影响。
  • “中虚”则是指内心的空虚或空灵状态。在这里,“中虚”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即他的心灵得到了滋养和提升。
  • “窅冥”意为深远、幽静,形容景色或意境的高远与深邃。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感受。他认为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养性灵是一种高远的追求,可以使心灵得到升华和净化。
  1. 末联:未能同子乐,聊用歌强名
  • “未能同子乐”意味着诗人无法与朋友一同分享快乐。可能是因为他独自面对这片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到孤独或寂寞。
  • “聊用歌强名”则表示诗人只能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宣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