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乃致远,中道力不任。
言归闭空屋,敢复求知音。
君来监郡务,猥巷一见临。
称褒借阳春,片砾成寸金。
觞酌每追随,啸咏舒悰襟。
不觉三岁过,启棹离江南。
君怀有玉宝,未尝献于今。
于今不往献,千岁惜湮沈。
流景良可悲,须雪来侵侵。
前途渐就窄,后会安可寻。
屋梁见落月,殷忧存我心。
犹期泽万物,霈然作商霖。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和情感的把握。

第一句“有力乃致远,中道力不任”,意思是说如果自己有力量就能走得很远,但是中途却力不从心了。这两句是全诗的起兴之笔,也是诗人抒发内心感慨的开端。

第二句“言归闭空屋,敢复求知音”。意思是说现在只能关上门回到空屋里面,不敢再去寻求知音了。这里用反问句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这两句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

第三、四句“君来监郡务,猥巷一见临。称褒借阳春,片砾成寸金。”意思是说您来了就监督郡里的政务,我只有远远地在门外迎接。赞美您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即使是一块小石头也会变成金子。这两句是诗人借物喻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第五、六句“觞酌每追随,啸咏舒悰襟。”“觞酌”是古代指喝酒;“啸咏”即吟唱,“悰襟”为心情舒畅。意思是说每当酒宴时我都跟着饮酒唱歌,心情舒畅极了。这里的“觞酌”是指与朋友在一起饮酒作乐;“啸咏”则是指吟咏歌唱。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既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喜悦,又表达了自己思念朋友的心情。

第七句“不觉三岁过,启棹离江南。”意思是说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三年,就要扬帆离开南方到江南去。这句中的“开棹”就是扬起船桨的意思,“启”是动词,意为“开始”,“启棹”即开始划动船桨。这里诗人用一个“过”字,表明自己已经度过三个年头了。

第八句“君怀有玉宝,未尝献于今。”意思是说您心里有像宝玉一样珍贵的宝物,可是一直没有拿出来献给我。这里诗人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九、十句“于今不往献,千岁惜湮沈。流景良可悲,须雪来侵侵。”意思是说如今不再向您献上我的一片心意,千年之后就会消失殆尽。美好的景致真是令人悲哀啊!等到冬天下一场大雪,景色就更显得凄凉。这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第十一、十二句“前途渐就窄,后会安可寻。”意思是说今后的道路渐渐变得更加狭窄,以后见面的机会又怎能寻找到呢?这里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将来相见无期的痛苦和焦虑。

第十三、十四句“屋梁见落月,殷忧存我心。”“殷忧”即深重忧愁。这句的意思是说看到屋梁上的月亮慢慢落下,我心中的忧愁更加深重。这里诗人用“殷忧”一词,表达了自己的忧伤之情。

最后一句“犹期泽万物,霈然作商霖。”意思是说仍然期待着能够滋润万物,希望天下雨能如洪水般汹涌澎湃。这两句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深祝福。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当时王遵谊任台州路达鲁花赤(官名)。倪敦复是王遵谊的朋友。倪敦复赴任后,王遵谊送行之作。全诗通过写别情抒发友情,写得委婉曲折,感情真挚动人。前八句主要写送别的场景,后四句则抒发依依惜别的深情。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