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山郁愁烟,镜潭坠孤月。
佳人去不还,生别成死别。
有才曾未施,负冤终莫雪。
世情多反覆,美玉不如铁。
无路攀魂车,隔江寄清血。

这首诗是诗人在悼念他的友人——夏寺丞时所作。全诗以“哭”为题,通过描写齐山的景色和夏寺丞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深怀念。

我们来看诗句:“齐山郁愁烟,镜潭坠孤月。”这里的“愁”字,既指齐山的阴霾,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而“镜潭坠孤月”,则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夜晚的美景,但在这美景之下,却有一份孤独和寂寥。这既是对齐山的描写,也是对夏寺丞境遇的隐喻。

我们看到:“佳人去不还,生别成死别。”这句诗中,“佳人”指的是夏寺丞,“去不还”则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夏寺丞的不幸命运——他去了却未能归来,这是一场生离死别的悲剧。

我们看到:“有才曾未施,负冤终莫雪。”这里,“有才”是指夏寺丞,“未施”表示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的施展,“负冤”则暗示了他遭受的冤屈和不平。这几句诗是对夏寺丞一生的概括,既表达了对他的同情,也表达了对他命运的无奈。

我们看到:“世情多反覆,美玉不如铁。”这句诗中,“世情”指的是世间的人情冷暖,“反覆”则形容其变化无常。而“美玉不如铁”,则是说即使是美好的事物,有时也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其原有的价值。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夏寺丞遭遇的无奈和痛惜。

我们看到:“无路攀魂车,隔江寄清血。”这句诗中,“无路攀魂车”表示他无法亲自到齐山去看望夏寺丞,只能寄托哀思于魂车的远行。而“隔江寄清血”,则表达了他无法亲自表达自己的哀伤,只能将这种悲伤之情寄托在书信之中。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切思念,也展示了他对于生死离别的无奈与悲痛。

这首诗通过对齐山、镜潭、佳人的描写以及对其遭遇的感叹,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友情和对朋友不幸命运的同情。同时,通过对世情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悲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