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忆敬亭山,翠碧千万寻。白云拂地弄晴影,黄猿啸晚清人心。
桃花流水三月深,柳絮披烟辞故林。重楼复殿据山脚,像塑制度祠非淫。
晋时谢守曾赛雨,至今石上镌遗吟。五言雅重参二典,琅琅一诵铿璆琳。
绿潭无底白玉沈,千载何人知此音。李白骑鲸出沧海,回鞭曾宿岧峣岑。
却泛虚舟弄溪月,紫霞之杯倾不歇。醉来更约崔宗之,秋水玄谈清兴发。
数公逸驾何当还,怅望英风不可攀。信道相看两不厌,古来只有敬亭山。
【译文】
忽然想起敬亭山,翠绿的山峰千万重。白云在天空中飘荡,弄出晴日的光辉。猿猴啸叫,晚风清人心。桃花开的时候水很深,柳絮飞起来辞别故林。高楼上复殿耸立在山脚,像塑像一样庄严神圣。晋朝时谢守曾经在这里赛雨,至今石上镌刻着遗吟。五言诗雅正又兼二典,琅琅之声铿锵动听。
绿潭水无底白玉沉,千年之后知音难觅。李白曾骑鲸出沧海,回程曾宿在岧峣岑。却泛虚舟弄溪月,紫霞之杯倾倒不停歇。醉来更与崔宗之约定,秋水玄谈清兴发。数公逸驾何时归来?怅望英风不可攀。信道相看两不厌,古来只有敬亭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安徽当涂县东南十里的敬亭山的赞美之情。全诗共八句,首联回忆敬亭山,颔联写山中的景物,颈联写山顶的景色,尾联写诗人登顶后的感想。
“忽忆敬亭山,翠碧千万寻。”诗人突然想起敬亭山,他眼前浮现的是一片翠绿的山峰,绵延不断,一望无边。
“白云拂地弄晴影,黄猿啸晚清人心。”诗人看到白云缭绕在山峰之间,好像要给大地带来清凉和光明似的,而那黄猿的叫声也使诗人的心情更加宁静,仿佛连天地都变得更加清新了。
“桃花流水三月深,柳絮披烟辞故林。”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桃花盛开,溪水流淌不息,柳絮纷飞,似乎在告别旧居。这几句描绘了敬亭山春季的美丽景色。
“重楼复殿据山脚,像塑制度祠非淫。”诗人看到山上有一座座高楼,有的像是庙塔一样的建筑,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晋时谢守曾赛雨,至今石上镌遗吟。”晋代时,有一位名叫谢守的人曾在山上赛过雨,至今石壁上还刻着他的遗诗。
“五言雅重参二典,琅琅一诵铿璆琳。”五言诗典雅厚重,又引用了两个典故,听起来非常响亮。
“绿潭无底白玉沈,千载何人知此音。”绿潭深不见底,但白玉却静静地沉在其中,千年过去,又有谁能了解这其中的奥妙呢?
“李白骑鲸出沧海,回鞭曾宿岧峣岑。”李白曾经骑着一条鱼游过大江大海,回到这里时曾住过一晚。
“却泛虚舟弄溪月,紫霞之杯倾不歇。”诗人乘着小舟在溪水中游玩,观赏着月亮,酒杯也被斟得满满的,仿佛永远都不会喝干。
“醉来更约崔宗之,秋水玄谈清兴发。”喝醉后,他又邀请了崔宗之一起饮酒作乐,两人畅聊秋天的水和秋天的景致,心情十分舒畅。
“数公逸驾何当还?怅望英风不可攀。”诗人感叹几位贤者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的美好品德无法再被世人所效仿。
“信道相看两不厌,古来只有敬亭山。”最后诗人说:虽然我们彼此看惯了对方,但永远不会厌倦。自古以来,只有敬亭山能与之相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