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幽亭上,萧然净客心。
竹深风细细,柏古气森森。
畏日背斜照,珍禽共好音。
未能还小隐,即此是山林。

《野亭》

一到幽亭上,萧然净客心。

竹深风细细,柏古气森森。

畏日背斜照,珍禽共好音。

未能还小隐,即此是山林。

注释:
野亭:指作者所居住的乡村别墅。
一到幽亭上:一到这幽静的亭子里,心境就变得清净了。 萧然:一作“寂然”,寂静的样子。 净客心:使客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柏古:柏树苍老。 柏古气森森:柏树苍老,气息肃穆。 畏日:怕太阳。 背斜照:太阳西斜时照射下来。 珍禽:珍贵的鸟。 好音:动听的鸣叫声。 未能还小隐:还没有回到自己隐居的地方。 小隐:隐居之地。 即此:就在这里。 山林:指自然景色,这里代指作者隐居之处的环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自己的小野亭,一时兴起,写下的一首田园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一到幽亭上,萧然净客心”,描绘了诗人刚到亭中的情景。他刚走到亭子,便感到心境变得宁静、清净,仿佛被净化了一般。这里的“萧然”二字,既形容环境之幽静,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诗人继续描写自己所见的景色:“竹深风细细,柏古气森森。”这里,竹子茂密,微风拂过发出沙沙的声音;柏树苍老,气息肃穆。通过简洁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宁静、古朴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诗人很快又被周围的景色所吸引:“畏日背斜照,珍禽共好音。”这里,阳光已经西斜,但依然温暖而明媚。诗人看到鸟儿在树林间欢唱,听到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愉悦之感。
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而是思考着未来的生活:“未能还小隐,即此是山林。”虽然现在身处美丽的自然之中,但他仍然渴望回到自己隐居的地方。这里的“即此是山林”既是对当前环境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十分优美,如“竹深风细细”、“柏古气森森”等,都给人一种宁静、古朴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