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寮便坐卧,触目兴何穷。
庭竹留斜日,瓶花怯晚风。
分无依宝社,心已脱尘笼。
回首人间世,枯荣一梦中。
【注释】
①天宁晚集:指在天宁寺的聚会。②僧寮便坐卧:指僧人可以随意地坐卧。③触目兴何穷:眼前景色触发了作者无限的感慨和遐想,思绪万千。④瓶花怯晚风:瓶子里的花朵被晚风吹得颤抖,好像感到害怕。⑤分无依宝社:指没有依靠的地方。⑥心已脱尘笼:指已经超脱俗世,不受红尘困扰。⑦回首人间世:回顾人世间的一切事物。⑧枯荣一梦中:一切世事如同一场梦,转瞬即逝。
【赏析】
此为七绝,首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后两句议论。
全诗以“兴”为线索,首句起兴,引出下文,第二句写景,第三四句抒情,最后两句议论。
首句“僧寮便坐卧”,点出题中“天宁晚集”之“集”字,表明诗人与僧人同坐于天宁寺内,这一句写景,渲染了一种幽静的环境气氛。“触目兴何穷”,写眼前景,引发无限情思,这是全诗的关键一笔,也是全诗情感的集中抒发。诗人面对天宁寺内的景物,不禁触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颔联“庭竹留斜日,瓶花怯晚风”,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庭院里的竹子还挂着斜阳的影子;花儿被晚风吹得颤抖,似乎有些害怕的样子。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分无依宝社,心已脱尘笼”,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没有依靠的宝社,他的心灵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和束缚。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回首人间世,枯荣一梦中”,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人间世事的看法。他认为一切都像一场梦一样,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整首诗以天宁寺为背景,通过诗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用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是一首很有哲理性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