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发嘉陵即帝庭,山川草木若为情。
忠嘉但有三千牍,威爱犹传十万兵。
天象共符虚右席,坤维一带失长城。
西南所系安危大,何止雪山分重轻。
这首诗是作者送郑宣抚三首中的一首,表达了对郑宣抚的敬仰和期待。下面是逐句释义:
棹发嘉陵即帝庭,山川草木若为情。
意思是说郑宣抚的船从嘉陵出发,就像皇帝的车驾一样,沿途的山川草木都仿佛在为他感到高兴。这里的“棹”是指船只,“发”是出发的意思,“贾”是指皇帝的车驾,“帝庭”就是指天子所居的地方。而“若为情”则是说周围的山水草木都在为他欢呼雀跃,好像他的到来给大自然带来了喜悦一样。
忠嘉但有三千牍,威爱犹传十万兵。
意思是说,他的忠诚和美德就像厚厚的三千卷书籍一样,他的威严和关爱就像流传广泛的十万支军队一样。这里的“三千牍”指的是三千卷书,而“威爱犹传十万兵”则是指他的威严和关爱像强大的军队一样,传播深远。
天象共符虚右席,坤维一带失长城。
意思是说,天地之间的征兆和他的身影一起出现在了虚位之上,而他所治理的地方就像是失去了长城一样无法阻挡。这里的“天象共符虚右席”是指天地之间的征兆和他的形象一起出现在了空虚的位置上,而“坤维”则是指大地,“失长城”则是指失去防御力量,无法阻挡。
西南所系安危大,何止雪山分重轻。
意思是说,他在西南地区所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雪山,甚至可以决定国家的轻重。这里的“西南”指的是西南方向,“安危大”则是说责任重大,“何止雪山分重轻”则是在说影响之大,甚至超过了雪山对国家的重要性。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送郑宣抚三首中的一首,表达了对郑宣抚的敬仰和期待。诗中通过对山川草木、三千牍、十万兵、虚空位置、坤维等象征性事物的描绘,以及对其忠孝、威严、关爱等方面的赞美,展现了他对郑宣抚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天象、地势、国家安危等方面的变化,也表达了对郑宣抚治理国家、保国安民的期许。整首诗充满了豪迈与激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友人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