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田力穑是良农,卤莽耕耘报亦同。
得道正从勤苦里,了心只在刹那中。
六通四辟非关学,万别千差不见功。
法法满前供受用,更于何处觅家风。

诸友和章及性宗用韵二首

服田力穑是良农,卤莽耕耘报亦同。

得道正从勤苦里,了心只在刹那中。

六通四辟非关学,万别千差不见功。

法法满前供受用,更于何处觅家风。

注释:

  1. 服田力穑:耕种田地,努力耕作。
  2. 良农:优秀的农民。
  3. 卤莽:粗鲁、草率。
  4. 了心:明白心意,觉悟。
  5.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6. 六通四辟:佛教语,指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和四无量心(慈悲心、平等心、般若心、智慧心)。
  7. 万别千差:形容事物种类众多,差别巨大。
  8. 家风:家庭的风尚,习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整首诗以“诸友和章及性宗用韵二首”为题,表达了对于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第一联:“服田力穑是良农,卤莽耕耘报亦同。”意思是说,作为农民,我们通过辛勤的耕作来维护农田,虽然有时候可能会采取一些粗放的方法,但最终得到的回报是相同的。这里的“良农”、“卤莽”都是比喻,用来形容农民的生活态度。

第二联:“得道正从勤苦里,了心只在刹那中。”意思是说,真正的修行是从勤劳和刻苦中得来的,而内心的觉悟则在于瞬间的领悟。这里的“得道”指的是达到某种境界或理解,而“刹那”则是形容时间非常短暂。

第三联:“六通四辟非关学,万别千差不见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佛教中的六度万行和四无量心并不是为了获得学问上的造诣,而是强调内心的修炼和对世界的认识。而世界上的事物种类繁多,差异巨大,这些都不是衡量修行效果的标准。

第四联:“法法满前供受用,更于何处觅家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法无处不在,我们只需要用心去领悟它的意义。而在追求家庭传统方面,我们应该放下执着,因为真正的家族传统并非来自外在,而是源自内心的传承和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耕生活和佛教教义,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修行的理解。它鼓励人们通过勤劳和内心的领悟来实现自我提升,而不是过分追求外在的成就。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放下执着,寻找内心的真正传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