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升降定沉浮,九候之前大火流。
人远祗同千里月,天高谁放一轮秋。
飞萤眇眇何时见,惊鹊纷纷特地愁。
陋屋穷檐无不照,清光岂独射高楼。
再和前韵
阴阳升降定沉浮,九候之前大火流。
人远祗同千里月,天高谁放一轮秋。
飞萤眇眇何时见,惊鹊纷纷特地愁。
陋屋穷檐无不照,清光岂独射高楼。
注释:
阴阳升降定沉浮:指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体现了自然界阴阳变化的法则。
九候之前大火流:指的是在古代历法中,将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按照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划分为九个阶段,其中“大火”是夏季的一个节气。
人远祗同千里月:意指即使人们相隔遥远,依然能感受到月亮的光芒普照大地,就像在同一片天空下一样。
天高谁放一轮秋:形容秋天的天空高远,星星点点,月亮挂在高空,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飞萤眇眇何时见,惊鹊纷纷特地愁:形容夜晚的微光和动静,以及它们带给人的思绪和情感。
陋屋穷檐无不照,清光岂独射高楼:意指即使是简陋的房屋和低矮的台阶,也都能沐浴到月光的照耀,而月光并不是只照射在高大的建筑上。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领悟。诗的前两句通过对阴阳、季节、星辰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敬畏之情。后四句则通过描写夜晚的微光、动静以及它们带给人的情感影响,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