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万象生,阖眼万象灭。
生灭本无体,人心妄分别。
我初病眸子,散漫空花发。
视物都蒙蒙,浮云翳秋月。
谒告旋掩关,十日人事绝。
密室宴坐馀,神光潜洞达。
俄于冥冥中,瞭然得朗彻。
以兹悟色性,六根成解脱。
缅思浊世人,逐见互攘夺。
外为物所障,两眼暗添屑。
岂知有良医,利重金篦刮。
作诗示盲俗,听此还丹诀。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开眼万象生,阖眼万象灭。 - 眼睛睁开时看到世间万物都开始生长和变化,眼睛闭合时则一切消失无踪。这句话象征了视觉的观察和认知,强调了眼睛在观察世界时的直观性和局限性。

  2. 生灭本无体,人心妄分别。 - 生与死、存在与不存在,都是没有实体的状态。这是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导致了对事物本质的错误判断和区分。这里的“妄分别”指的是人们常常根据个人的情感和偏见来看待事物的存在与否。

  3. 我初病眸子,散漫空花发。 - 我最初生病时,视线变得模糊,就像天空中飘浮的花朵,失去了清晰的视线。这里比喻了由于健康问题导致的视力受损。

  4. 视物都蒙蒙,浮云翳秋月。 - 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很朦胧,就像被浮云遮蔽的秋天月亮一样不清晰。这进一步强调了视力问题对观察的影响。

  5. 谒告旋掩关,十日人事绝。 - 当我请假回家休息时,十天时间几乎没有任何外界接触,与世隔绝。

  6. 密室宴坐馀,神光潜洞达。 - 在安静的室内环境中坐下来,心灵逐渐平静,仿佛能够洞察一切。这里的“密室宴坐”可能指一种冥想或静思的状态,而“神光潜洞达”表达了通过内观达到某种精神上的觉醒或领悟。

  7. 俄于冥冥中,瞭然得朗彻。 - 在一片模糊中突然明朗透彻,这可能象征着在迷茫和困惑之后找到了答案或者顿悟。

  8. 以兹悟色性,六根成解脱。 - 从此我开始理解色身(身体)的本质,也明白了如何通过控制“六根”(即六种感官)来达到内心的解脱。

  9. 缅思浊世人,逐见互攘夺。 - 反思那些庸俗的世人,他们为了利益相互争斗和抢夺。这里的“浊人”可能指世俗之人,而“攘夺”意味着争夺和争斗。

  10. 外为物所障,两眼暗添屑。 - 外界的事物像障碍一样阻碍了双眼,使得视线更加模糊不清,就像眼中有杂质一样。

  11. 岂知有良医,利重金篦刮。 - 却不知道有良医可以治疗眼睛的疾病,而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就像用金属梳子用力刮拭一样对待自己的双眼。这里的“良医”可能指的是能够治愈视力问题的医生,而“金篦刮”则形象地描述了追求物质利益的行为。

  12. 作诗示盲俗,听此还丹诀。 - 写下这首诗来教导那些盲目追随世俗的人们,告诉他们真正的修炼之道在于理解和实践内心的平和与清净。这里的“还丹诀”可能指的是道家的一种修行方法,旨在通过修炼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还虚返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