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寒犹重见年芳。为花忙。倚雕墙。准拟巡檐,一笑但清狂。冷蕊疏枝浑不奈,凭折取,泛清觞。
扬州春梦两微茫。记娥妆。耿冰肠。春信全通,何用玉奁香。谁见月斜人去后,疏影乱,蘸寒塘。

《江神子·腊寒犹重见年芳》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该诗通过描写腊月寒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妻子的怀念之情。下面是对该词逐句的解释:

  1. 腊寒犹重见年芳:腊月的寒风仍然强烈,但春天的气息却依然可闻,仿佛还能嗅到那年花盛开的芳馨。

  2. 为花忙: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忙碌着种植和照料花朵,以期待它们在春天绽放。

  3. 倚雕墙:倚靠在雕花的墙上,形容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4. 准拟巡檐:准备在屋檐下巡视,欣赏春光,表达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期待。

  5. 一笑但清狂: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笑,但却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狂放不羁。

  6. 冷蕊疏枝浑不奈:冷清的花和树枝显得毫无生气,无法抵御严寒,比喻诗人心中的哀愁无法驱散。

  7. 凭折取:凭借这份情感去折取,即借花献佛,寄托哀思。

  8. 泛清觞:泛指饮酒,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9. 扬州春梦两微茫:扬州的春天如同一场虚幻的梦境,充满了迷茫与不确定。

  10. 记娥妆:回忆女子化妆的样子,娥指的是女子,妆则是指妆容。

  11. 耿冰肠:心中如冰一般清明,形容内心的坚定与纯洁。

  12. 春信全通:春天的消息已经完全传达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13. 何用玉奁香:不需要再依赖玉制的奁盒来散发香气,表示人的美丽已经超越了物质的束缚。

  14. 谁见月斜人去后:没有人能看见月亮倾斜,人离去后的孤独景象。

  15. 疏影乱:疏落的影子变得混乱,形容夜色中的凄凉。

  16. 蘸寒塘:像蘸着墨水一样,将影子蘸在寒冷的池塘上,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妻子的深切怀念。词中运用了许多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倚雕墙”、“凭折取”等,都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此外,该词还反映了苏轼作为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深情投入,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