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谢东篱。问梅开未,先问南枝。两蕊三花,松边傍石,竹外临溪。
尊前暗忆年时。算笛里、关情是伊。何逊风流,林逋标致,一二联诗。
【注释】
菊谢:菊花凋谢;东篱:泛指花篱,这里指菊花丛。
两蕊三花:指梅花开得茂盛,有两蕊三花之多;松边傍石:指梅花生长在松树的旁边和石头上。
竹外临溪:指梅花生长在竹林外面靠近溪水的地方。
尊前:指酒宴上或饮酒时;暗忆:暗暗地记着;笛里关情:意谓吹笛的声音中蕴含着对梅花的思念之情。
何逊:南朝梁代诗人何逊,字仲言,他以诗才见称,尤善写景,与阴铿齐名,并称为“阴何”。林逋:北宋著名隐士,字君复,因好客而爱梅成癖,常在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
【赏析】
此词是一首赏梅咏物词。全词借咏梅寄慨,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故人的深切怀念。
起笔点出题旨。“菊谢东篱”四句,由菊而及梅。“菊”即菊华,又名晚芙蓉,“东篱”为古代诗人陶渊明所居之地,因此此处说“菊谢”实指咏梅。“问梅开未”二句,是说有人询问梅花是否开放了,要先看梅花的枝头是否有花蕊,再看梅花生长在什么地方。这几句词写出了梅花傲骨、凌霜斗雪、不惧严寒的品格,也写出了作者欣赏梅花的心情。
下片写梅花的风姿。“尊前”三句,由问梅转入自述。“尊前”,即指酒宴上或饮酒之时。此言自己暗地里回忆起过去年时在酒宴上的情形,那时笛声悠扬,似乎笛音之中充满了怀念梅花之情。“何逊风流”二句,承上启下。何逊,南朝梁代诗人,以文才出众闻名,尤善于写景。其诗多以景物描绘为主。林逋则是一位隐士,因为好客而爱梅如命,他在西湖孤山植梅养鹤,自号“梅妻”、“鹤子”,因此这里说他“风流”二字,是指他的诗风清新飘逸。林逋的诗多写自然景色,其中不乏咏物之作。这里的“一二联诗”就是指林逋的咏梅诗。
结尾二句,以“何逊风流,林逋标致,一二联诗”来赞美林逋的咏梅诗。“何逊风流”两句,是说自己虽然风流倜傥,但比起林逋来却差得远;而自己在咏梅时,又怎能比得上林逋呢?这既是自谦之语也是自勉之言(当然,这也是作者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一二联诗”一句,是说林逋的咏梅诗写得非常好,值得一读。
词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