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凌波袜有尘。翰林摛藻笔如神。此花此曲两无伦。
不与妆台簪宝髻,却来书阁伴幽人。恨无佳客只空尊。
仙子凌波袜有尘 —— 描绘了一位女子行走时,其衣裙如同凌波微步,轻盈而飘逸。
翰林摛藻笔如神 —— 形容文思泉涌,笔力遒劲,如同翰海扬波。
此花此曲两无伦 —— 指此花此曲在艺术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无法与任何同类相比。
不与妆台簪宝髻 —— 意指这位女子并不依赖华丽的妆容,而是以朴素的自然之美展现真我。
却来书阁伴幽人 —— 表明她选择来到书房中陪伴着那些追求文学与智慧的人们,而不是沉溺于声色的繁华之中。
恨无佳客只空樽 —— 表达了诗人对于身边没有志同道合者欣赏自己才华的遗憾,只有美酒相伴,空怀壮志。
诗歌原文:
仙子凌波袜有尘。翰林摛藻笔如神。此花此曲两无伦。
不与妆台簪宝髻,却来书阁伴幽人。恨无佳客只空尊。
注释解释:
- 仙子凌波袜有尘:仙子在水边凌波微步,如同凌波微步,步履轻盈,宛如仙子下凡,袜履沾尘。
- 翰林摛藻笔如神:翰林院的文采飞扬、笔力强劲,犹如神助。
- 此花此曲两无伦:这里的花和曲是难以比拟的,它们各自都达到了一个难以超越的境界。
- 不与妆台簪宝髻:不愿像传统美人那样在华丽的梳妆台前打扮,而是保持自然之美。
- 却来书阁伴幽人:选择到安静的书房里陪伴那些热爱学问、追求智慧的人。
- 恨无佳客只空樽:遗憾身边没有赏识他才华的朋友,只能独自对着酒杯感叹。
赏析:
《浣溪沙·仙子凌波袜有尘》是一首描写才女与隐士之间交往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传达了一个信息:真正的艺术和文化成就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在的修养和情感的真实表达。诗中的“仙子”形象,既展示了才女的超凡脱俗,也反映了她们对世俗束缚的超然态度。而“书阁伴幽人”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文化的追求,以及对高雅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词通过对比才子佳人的高雅生活和世俗的诱惑,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