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疏阴覆小亭,池塘流水自泠泠。
残荷犹结高秋绿,深柳遍含斜日清。
宇内谁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
旧时游侣晨星似,墙角啼蛩不可听。

南池

杂树疏阴覆小亭,池塘流水自泠泠。

残荷犹结高秋绿,深柳遍含斜日清。

宇内谁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

旧时游侣晨星似,墙角啼蛩不可听。

注释:

  1. 杂树疏阴:树木繁茂,遮阴。
  2. 小亭:小巧的亭子。
  3. 池塘:指南池,一个人工湖泊。
  4. 泠泠:水声清脆悦耳。
  5. 高秋:深秋。
  6. 柳:柳树。
  7. 宇内:宇宙之内,这里指天下。
  8. 二毛:两鬓斑白,指老年。
  9. 古时游侣:过去的游玩同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通过对南池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
    首句“杂树疏阴覆小亭,池塘流水自泠泠”,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景象。杂树密布,为南池增添了一抹生机;小亭被树荫覆盖,显得幽静而神秘。池塘里的水波荡漾,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一首悠扬的乐曲。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第二句“残荷犹结高秋绿,深柳遍含斜日清”,则转向对南池中物体的观察。残荷依然挺拔,仿佛在诉说着高高的秋天;深柳垂下长长的枝条,仿佛在迎接着斜阳的光芒。这些景物都带有浓厚的季节色彩,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
    第三句“宇内谁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他感叹宇宙之大,无人能与天地同寿;而自己却已经年迈,两鬓斑白,无法再享受美好的时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第四句“旧时游侣晨星似,墙角啼蛩不可听”则转入对过去的回忆。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游侣们,他们在晨光中如繁星般闪耀;而如今,只剩下墙角蟋蟀的鸣叫,让人无法再去聆听。这句诗通过对比过去的热闹与现在的寂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南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