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白发濯沧浪,剡曲西南一草堂。
饮水读书贫亦乐,杜门养病老何伤。
已成五亩扶犁叟,谁记三朝执戟郎。
正似篱边数枝菊,岁残犹复耐冰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下面逐句解析:
- 白发萧萧濯沧浪,剡曲西南一草堂。
- 注释:这里用“白发”形容自己的年岁,表达了一种悲壮之感;“萧萧”形容头发随风飘扬的样子,增添了几分凄凉之美。接着描述了自己在剡溪之南建造了一座简易的草庐,以此来表达自己远离喧嚣、寻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 赏析:首联通过描绘自己的外貌和居住环境,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决心和行动。
- 饮水读书贫亦乐,杜门养病老何伤。
- 注释:在这里,“饮水”指的是在简陋的环境中读书,而“杜门养病”则是说因为身体不适而闭门不出。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能够自得其乐,不受世俗纷扰所累,体现了他的超脱和豁达。
- 赏析:颔联表现了诗人在贫困中仍能保持乐观态度,不被物质困境所困扰,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脱。
- 已成五亩扶犁叟,谁记三朝执戟郎。
- 注释:这里的“扶犁叟”指的是已经退休的老农,“执戟郎”则是指曾经担任过官职的人。诗人通过这两个身份的转换,表达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慨。
- 赏析:此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从曾经的仕途到如今的农耕生活,展现了他由外向内的蜕变和内心的平和。
- 正似篱边数枝菊,岁残犹复耐冰霜。
- 注释:这里的“篱边数枝菊”比喻诗人像篱笆边的菊花一样坚韧不拔,即使在寒冷的岁月里也能够盛开。
- 赏析:尾联以菊喻人,赞美了诗人面对困境依然保持坚韧的品质,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白发、草堂、读书、养病等生活片段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