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破帽伴枯藤,逢着青山不厌憎。
家似江淮归业户,身如湖岭罢参僧。
煨柴夜宿寒炉火,洗釜晨敲古涧冰。
果向此中能得趣,宦途捷径不须曾。
【注释】
萧然:形容心情闲适。
破帽:破旧的帽子。
枯藤:枯萎的树枝。
江淮:泛指长江和淮河。这里代指中原地区,即家乡。
罢参僧:停止做和尚(参禅)。
煨:把柴火抱在怀里或用其他办法使柴燃烧起来,以取暖或做饭。
果:果然。
宦途:官途中程。
捷径:指走小路或不正当的手段。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任福建提点刑狱期间,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己与青山、枯藤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首句“游山三首”是全诗的总纲,表明这是一组关于游览山水的诗歌。
第二、三句写自己与青山的关系。青山不厌其烦地陪伴着他,让他感到心旷神怡。这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亲近之情。
第四句“家似江淮归业户,身如湖岭罢参僧。”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己身份转变的感慨。
第五、六句描写了作者在野外生活的艰辛。他需要抱着柴火来取暖,早晨还得敲击冰块来准备早餐。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感悟。
最后一句“果向此中能得趣,宦途捷径不须曾。”则是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总结。他认为,真正的乐趣并不在于追求仕途上的升迁,而是在于欣赏自然、享受生活。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被名利所困扰。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与山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它既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又充满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