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纲学书蚓满幅,阿绘学语莺啭木。
截竹作马走不休,小车驾羊声陆续。
书窗涴壁谁忍嗔,啼呼也复可怜人。
却思胡马饮江水,敢道春风无战尘。
传闻贼弃两京走,列城争为朝廷守。
从今父子见太平,花前饮水勿饮酒。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杨万里的《戏题小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第一句:“喜小儿辈到行在。”
注释:我很高兴孩子们来到我的身边。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父亲对子女的骄傲和喜悦之情。

第二句:“阿纲学书蚓满幅。”
注释:儿子阿纲学习书法时,笔迹连成一线像蚯蚓一样。
赏析:通过这一形象比喻,诗人赞美了孩子学习认真、勤奋的态度。

第三句:“阿绘学语莺啭木。”
注释:女儿阿绘学说话时,声音就像黄鹂在树上鸣叫一样动听。
赏析:诗人用“莺啭木”这一自然景象来形容女儿的声音,既生动又富有美感,体现了他对家庭和谐幸福的期待。

第四句:“截竹作马走不休。”
注释:我截取竹子制作了一匹马,它不停地跑个不停。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勤劳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也寓意着家庭的勤劳和坚韧精神。

第五句:“小车驾羊声陆续。”
注释:小车里装着羊,发出连续不断的叫声。
赏析:这里的“小车驾羊”可能是一种幽默的想象,将日常用品与生动的动物形象结合起来,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第六句:“书窗涴壁谁忍嗔?”
注释:书房里的书窗户台被弄脏了,是谁忍心去责怪?
赏析:这句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可能是由于家庭成员不小心造成的破坏,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现了自己的宽容和理解。

第七句:“啼呼也复可怜人。”
注释:孩子的啼哭声真是让人心生怜爱。
赏析:这句进一步强调了孩子的可爱之处,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生活中温馨场景的喜爱。

第八句:“却思胡马饮江水,敢道春风无战尘。”
注释:想起那匈奴的战马在江边饮水,难道春天里就没有战乱的痕迹?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胡马饮江水”来象征和平时期的生活状态,而“春风无战尘”则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祝愿。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九句:“传闻贼弃两京走,列城争为朝廷守。”
注释:听说敌人放弃了两京逃窜,各城争相保卫朝廷。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战乱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民众的爱国情感的描写。

第十句:“从今父子见太平,花前饮水勿饮酒。”
注释:从现在开始,我们全家都能享受太平的日子,让我们在花园里畅饮清水,不要再喝酒了。
赏析:最后一句总结了前面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和对家庭幸福的期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简朴、健康的生活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