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得黄柑,甚爱不忍擘。
持献太夫人,远附海上舶。
故山饶氛雾,可使酒杯窄。
岂无荔枝好,餍饫恐不摘。
相去三千里,无异娱旁侧。
乃知母子意,更远未尝隔。
我昨往见君,从容弄书册。
药分腊剂香,茶泛春芽白。
主意顾未厌,筐筥自搜索。
敢谓甘旨馀,亦及此下客。
霜包才三四,气可压千百。
重是慈孝物,不敢吐其核。
甘寒虽绕齿,悲感已横臆。
半生无欢娱,初不为湮阨。

【注释】

博士得黄柑,甚爱不忍擘:博士得到黄柑,很喜欢舍不得剥。

持献太夫人,远附海上舶:拿着黄柑献给太夫人,远道航海去送。

故山饶氛雾,可使酒杯窄:家乡山水多云雾,使酒杯变得狭小。

岂无荔枝好,餍饫恐不摘:难道没有好吃的荔枝吗?吃得太饱恐怕不再采摘了。

相去三千里,无异娱旁侧:相隔三千里,没有什么两样。

乃知母子意,更远未尝隔:这才知道母子之间的心意,即使远隔千里也从未间断过。

我昨往见君,从容弄书册:昨天去看你,悠闲地翻看书籍。

药分腊剂香,茶泛春芽白:药是腊月的配方香气扑鼻,茶叶是春天的新芽白如雪。

主意顾未厌,筐筥自搜索:主意还没有满足,便自己到篮子里寻找。

敢谓甘旨余,亦及此下客:怎么敢说我还有剩余,也能享受如此下等的宾客呢?

霜包才三四,气可压千百:果实被霜覆盖只有三四天,但香味足以压倒千百个。

重是慈孝物,不敢吐其核:这又是慈母孝顺之物,所以不敢把它的果核吐出来。

甘寒虽绕齿,悲感已横臆:虽然甘寒的滋味在嘴里绕了一圈,但已经使心中充满悲伤。

半生无欢娱,初不为湮阨:半生的欢乐早已消磨殆尽,起初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困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黄柑”为题,实则咏人。诗中通过咏物寄寓作者的情感,表达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联:“博士得黄柑,甚爱不忍擘。”博士得到了黄柑,十分喜爱舍不得剥开。

颔联:“持献太夫人,远附海上舶。”拿着黄柑献给太夫人,远道航海去送。

颈联:“故山饶氛雾,可使酒杯窄。”家乡山水多云雾,使酒杯变得狭小。

颔联:“岂无荔枝好,餍饫恐不摘。”“岂无荔枝好?”难道没有好吃的荔枝吗?“餍饫恐不摘”?吃得太饱恐怕不再采摘了。

颈联:“相去三千里,无异娱旁侧。”“相去三千里”,“无异”,意思是说相距三千里,并没有什么两样。

颈联:“乃知母子意,更远未尝隔。”这才知道母子之间的心意,即使远隔千里也从未间断过。

尾联:“我昨往见君,从容弄书册。”昨天去看你,悠闲地翻看书籍。

五、六句:“药分腊剂香,茶泛春芽白。”药是腊月的配方香气扑鼻,茶叶是春天的新芽白如雪。

尾联:“主意顾未厌,筐筥自搜索。”“主意顾未厌”,意思说还没有尽兴,“筐筥自搜索”,指自己到篮子里寻找。

尾联:“敢谓甘旨余,亦及此下客。”哪里敢说还剩下美味,能享受到如此下等的宾客呢?

七、八句:“霜包才三四,气可压千百。”“霜包才三四”,果实被霜包裹只有三四天;“气可压千百”,但香味足以压倒千百个。

九、十句:“重是慈孝物,不敢吐其核。”这又是慈母孝顺之物,所以不敢把它的果核吐出来。

十一、十二句:“甘寒虽绕齿,悲感已横臆。”虽然甘寒的滋味在嘴里绕了一圈,但已经使心中充满悲伤。

十三、十四句:“半生无欢娱,初不为湮阨。”半生的欢乐早已消磨殆尽,起初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困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