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五月之庚寅,渊鱼跃起三江津。
震雷霔雨夜达晨,我知决定非凡鳞。
人生富贵不逮亲,万钟五鼎空酸辛。
少年得禄羞常珍,调节滋味躬爨薪。
彻食奉盥授帨巾,此乐岂复论贱贫。
嗟我不孝负鬼神,俯仰二纪悲如新。
仕宦空饱息与嫔,左右供养无复辰。
子行射策对枫宸,彩衣楚楚映华绅。
溯江亟归娱老人,切勿着意长安春。
五月五日,蜀州放榜第一人杨鉴具庆。
【译文】:五月五日(农历),蜀州放榜第一名的人是杨鉴。
注释:“五月五日”指的是端午节,“蜀州”是唐朝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四川省的东部地区,“放榜”是指科举考试录取结果公布,“第一人”表示杨鉴在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
【赏析】:这两句诗描述了杨鉴在端午节这一天被宣布为第一名的情景,表达了他的高兴和自豪。
甲午五月之庚寅,渊鱼跃起三江津。
【译文】:甲午年五月庚寅日,深渊中的鱼跃出水面,出现在了三江口。
注释:“甲午”指的是公历1944年,“五月”指的是农历五月,“庚寅”指的是农历二月十六,“三江津”指的是岷江、白龙江、涪江交汇的地方。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意着杨鉴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喜悦之情。
震雷霔雨夜达晨,我知决定非凡鳞。
【译文】:震耳欲聋的雷声和瓢泼大雨,从夜晚一直持续到清晨,我知道这次的决定并非寻常之人所能做出。
注释:“震雷霔雨”指的是雷声滚滚、雨水倾泻的景象,“决定”指的是做出了重要的选择或决策,“非凡鳞”指的是与众不同、非同一般的人。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杨鉴对科举考试结果的自信和自豪。
人生富贵不逮亲,万钟五鼎空酸辛。
【译文】:人生在世,虽然能够享受富贵荣华,但却不如自己的亲人,那些金玉满堂的宴席,只能让人感到酸楚和辛酸。
注释:“逮亲”指的是不及亲人,“万钟”指的是大量的俸禄,“五鼎”指的是古代贵族所使用的鼎食,“酸辛”指的是辛酸和痛苦。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表达了他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富贵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少年得禄羞常珍,调节滋味躬爨薪。
【译文】:年轻时获得官位和财富,会感到羞愧,因为这些都是平常人所不能拥有的。因此,自己会亲自操持炊事,体验生活的乐趣。
注释:“得禄”指的是获得官职和财富,“常珍”指的是珍贵的物品,“调节滋味”指的是调配饮食的味道,“躬爨薪”指的是亲自烧柴做饭。
【赏析】: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官场生活充满了诱惑和压力,而真正值得珍惜的是平凡的生活和真实的情感。
彻食奉盥授帨巾,此乐岂复论贱贫。
【译文】:洗净双手准备吃饭,整理好衣物准备上朝,这是最快乐的时刻,哪里还用去羡慕贫穷的人?
注释:“彻食”指的是吃完饭,“奉盥”指的是洗手,“授帨巾”指的是整理好衣物准备上朝,“此乐”指的是这些快乐的时刻,“贱贫”指的是贫穷的人。
【赏析】: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中快乐时光的珍视和感激之情,他认为自己能够享受到这样的时刻,已经是足够幸运和满足的了。
嗟我不孝负鬼神,俯仰二纪悲如新。
【译文】:感叹自己不孝,辜负了鬼神的期望,低头仰望,二十年来,我的心情依然如初般悲伤。
注释:“嗟”是叹息的意思,“二纪”指的是二十年,“负鬼神”指的是辜负了鬼神的期望,“如新”指的是心情依旧如此。
【赏析】: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自我反省和内疚之情,他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和祖先的期望,内心深感愧疚和悲伤。
仕宦空饱息与嫔,左右供养无复辰。
【译文】:做官时虽然能吃饱饭,但地位却低微,身边人侍奉也无人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