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
许愁亦当有许酒,吾酒酿尽银河流。酌之万斛玻瓈舟,酣宴五城十二楼。
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
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
却驾白凤骖斑虬,下与麻姑戏玄洲。锦江吹笛馀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
【注释】
①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世间传言说天下共有九个大州,还有第九个大州。这话确实不假,但只是能容我忧愁而已。
②许愁亦当有许酒,吾酒酿尽银河流:允许我发愁,也应允许我喝酒。我的酒已将银河都酿干了。
③酌之万斛玻璃舟,酣宴五城十二楼:举杯畅饮,酒杯中有万斛的琼浆玉液;酣畅地宴饮于五城的十二座高楼之间。
④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天空像一块碧绿的罗帐,月亮好像洁白的弯钩。
⑤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天上的织女正在织着五彩缤纷的云霞,裁制成五色斑斓的裘衣。
⑥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披上裘皮大衣对着美酒,却难以款待客人。于是拱手向北斗星神献上美酒,表示敬礼。
⑦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一杯就能喝掉五千年,一次醉意可以陶醉三千年。
⑧却驾白凤骖斑虬,下与麻姑戏玄洲:驾着白鹤飞升而上,再与仙人麻姑一起在玄洲嬉戏。
⑨锦江吹笛馀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在锦江边吹着笛子,余下的这一念情愫,如果再次经过成都一带,应该还会停留一段时间。
【赏析】
本诗是诗人在成都时所作。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他对蜀中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他在蜀中游历的快慰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幅蜀中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蜀中景色的喜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洒脱、超脱俗世的人生态度。
首联“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诗人用一句世人的议论作为引子,引出了他对九州之外还有更大九州的看法。诗人认为这种说法并不虚妄,只是能容得下他的愁苦而已。这里的“大九州”并不是指真正的地理意义上的大九州,而是比喻他心中的广阔天地。
颔联“许愁亦当有许酒,吾酒酿尽银河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愁苦的态度。他认为愁苦也是可以容忍的,就像他的酒可以酿造到银河般长一样。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愁苦比作银河般长,既形象又生动地表达了他的愁苦之情。
颈联“酌之万斛玻瓈舟,酣宴五城十二楼。”诗人继续展开他的想象,描绘了他畅饮的情景。他举起酒杯,酒杯中有万斛的琼浆玉液,他畅饮于成都五城的十二座高楼上,尽情地享受着这美酒带来的欢乐。这里的“万斛”和“十二楼”都是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欢愉的心情。
尾联“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诗人用神话传说来结束全文,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他以织女织造五色云裘来象征蜀中的美景,以“披裘对酒”来表达他对于美景的喜爱和欣赏。最后他用长揖北辰的方式,向北斗星神献上美酒,表示敬礼。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蜀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豪放洒脱、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