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知剑人,太阿混凡铁。
至宝弃泥沙,光景终不灭。
一朝斩长鲸,海水赤三月。
隐见天地间,变化岂易测。
国家未灭胡,臣子同此责。
浪迹潜山海,岁晚得剑客。
酒酣脱匕首,白刃明霜雪。
夜半报雠归,斑斑腥带血。
细雠何足问,大耻同愤切。
臣位虽卑贱,臣身可屠裂。
誓当函胡首,再拜奏北阙。
逃去变姓名,山中餐玉屑。

【注释】

世无知剑人:世上没有知剑的人。

太阿混凡铁:太阿是剑名,混泛指混杂。

至宝弃泥沙:至宝(宝剑)丢弃在泥沙之中不被重视。

光景终不灭:光阴虽然过去但不会消失。

斩长鲸:砍大鱼。

赤三月:染成红色。

隐见天地间:隐藏和显现于天地之间。

变化岂易测:变化难道是容易预测的吗?

国家未灭胡:国家还没有消灭匈奴。

臣子同此责:臣下和子民都有这个责任。

浪迹潜山海:浪迹天涯,隐居于山海之间。

岁晚得剑客:到年老时才找到剑客。

酒酣脱匕首:酒喝多了把匕首脱了下来准备使用。

白刃明霜雪:白色的刀刃上反射着寒光如霜雪般明亮。

夜半报雠归:半夜时分回去报了仇。

腥带血:鲜血淋漓。

细雠何足问:小的仇恨不值得计较。

大耻同愤切:大的耻辱共同感怀。

臣位虽卑贱:我的地位卑微低贱。

臣身可屠裂:我的身子可以宰割。

誓当函胡首:发誓要杀匈奴的首领。

再拜奏北阙:拜两次向皇帝进言。

逃去变姓名:逃跑后改换姓名。

山中餐玉屑:在山中吃玉屑。

【赏析】

《剑客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诗中通过一位剑客的自述来表现其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与担忧之情。此诗为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此诗以“剑”为中心意象,贯穿全篇;而“剑”又与“心”(即爱国之心)紧密相连;“剑”与“心”相映,使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如“太阿”“长鲸”等,将剑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志、意志和行为,使剑成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文学形象,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剑客的豪迈情怀和崇高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