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县吏徵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注】“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有山都种麦,有水都种粳米。“牛领疮见骨”:牛脖子上的伤口露出骨头了。“极力事本业”:尽最大的努力去从事本业。“所愿乐太平”:所期望的是太平。“县吏徵租声”:县里的官吏催征租税的声音。“一身入县庭”:我一人进到县衙去。“日夜穷笞搒”:白天黑夜受尽拷打和拷问。“人孰不惮死”:谁不怕死?“自计无由生”:自己估计也没有活路可走。“还家欲具说”:回到家里想要把事情说清楚。“恐伤父母情”:担心伤了父母的感情。(译文)
农家感叹 有山就种上麦子,有水就种上粳米; 牛的脖子受伤露出了骨头,还在夜里不停地耕田。 尽力去做本业,所希望的就是天下太平; 门前谁在敲门,县官催收租税的声音不断。 一个人走进县衙门,日夜遭受拷打和审问; 谁都不怕死亡,但自己却无法生存; 回家后想把这事讲完,怕伤害父母的情感; 老人如果能得到一点吃食,妻子和孩子就感到轻于鸿毛。
赏析:此为《古诗十九首》之一,是一首反映农民疾苦的作品。诗人通过一位农民的所见所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表现了农民的悲惨生活和不幸遭遇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实,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