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考如富贵,初亦不自知。
邂逅偶不死,亦或至期颐。
予少多疾恙,五十已遽衰。
齿摇颔须白,萧然蒲柳姿。
俯仰忽二纪,卧病实半之。
富贵不可求,寿亦岂汝私。
万事付自然,孰为乐与悲。
惟当老益学,易箦以为期。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题目是《登科后》,全诗如下:
寿考如富贵,初亦不自知。
邂逅偶不死,亦或至期颐。
予少多疾恙,五十已遽衰。
齿摇颔须白,萧然蒲柳姿。
俯仰忽二纪,卧病实半之。
富贵不可求,寿亦岂汝私。
万事付自然,孰为乐与悲。
惟当老益学,易箦以为期。
诗句释义:
- 寿考如富贵:寿命像富贵一样长久。
- 初亦不自知:起初并不觉得这样。
- 邂逅偶不死:偶然没有死去。
- 亦或至期颐:也许能活到高龄。
- 予少多疾恙:我年少时就有很多疾病。
- 五十已遽衰:五十岁已经快速衰老了。
- 齿摇颔须白,萧然蒲柳姿:牙齿松动,头发花白,形容人衰老的样子。
- 俯仰忽二纪,卧病实半之:转眼之间二十年过去了,躺在床上有一半的时间了。
- 富贵不可求,寿亦岂汝私:富贵不是可以追求的,长寿也不是你的私事。
- 万事付自然,孰为乐与悲:一切都听任自然发展,谁的快乐和悲伤又能决定呢?
- 惟当老益学,易箦以为期:应该随着年纪增长而学习更多知识,用席子换掉床铺作为最后的生活期限。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命运的态度。他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并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就像富贵不能强求一样。诗人感叹年轻时就已经遭受许多疾病,年过五十就快速衰老了,岁月不饶人啊!他以蒲柳比喻自己的身体状况,表示自己已到了晚年。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或悲观,反而鼓励自己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最后,他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来结束,用席子换下床铺,为自己安排了一个安详的告别方式。这首诗反映了一种积极面对人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