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飒飒起长洲,独吊灵均恨莫收。
深岸自随浮世变,遗魂不逐大江流。
霜凄极浦幽兰暮,波动寒沙宿雁愁。
月落烟沉无处泊,数声猿叫楚山秋。

楚江有吊

悲风飒飒起长洲,独吊灵均恨莫收。

深岸自随浮世变,遗魂不逐大江流。

霜凄极浦幽兰暮,波动寒沙宿雁愁。

月落烟沉无处泊,数声猿叫楚山秋。

译文:
悲伤的风吹拂着长洲,我独自哀叹屈原的冤屈无法平息。
深水之岸随着浮华世界的变迁而变化,我的遗魂也不追随长江的波涛。
在霜冷的极浦中,幽兰已接近黄昏,寒沙中的宿雁也充满了忧愁。
月光消失,烟雾弥漫,我已无处可泊,唯有听到几声猿猴的哀叫,感叹楚国的秋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屈原的哀思和感慨的诗篇。诗人以悲风、灵均(即屈原)为主题,通过描写楚江的景致,表达了自己对屈原忠诚、耿直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屈原被冤杀的悲痛。

首句“悲风飒飒起长洲”,描绘了一幅悲凉的景象,风在长洲吹拂,仿佛带来了诗人对屈原的哀悼之情。第二句“独吊灵均恨莫收”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独自哀悼屈原的冤屈无法平息,表达了他对屈原忠贞不渝的敬仰之情。

第三、四句“深岸自随浮世变,遗魂不逐大江流”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屈原的精神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他的遗魂也不会随着长江的波涛而飘散,这种坚韧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

最后两句“霜凄极浦幽兰暮,波动寒沙宿雁愁”则描绘了楚江边美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之情。霜降的极浦中,幽兰花已经接近黄昏,寒沙上的宿雁也充满了忧愁。这种景色与诗人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他的哀思更加深沉。

“月落烟沉无处泊,数声猿叫楚山秋”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月亮落下,烟雾弥漫,诗人无处可泊,只能听到几声猿猴的哀叫,感叹楚国的秋天。这种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也表达了他对屈原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