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抑从来不务争,于人唯恐失其情。
若于礼义愆违处,安得区区学面朋。
【注释】:
谦抑从来不务争——谦抑,谦虚自抑。不务争,不争。
于人唯恐失其情——于人,对别人。唯恐,惟恐。失,失去。其,指礼义。
若于礼义愆违处——愆违,过失违背。
安得区区学面朋——区区,细小琐碎的事物。学面朋,学舌,即说客、辩士一类。
【赏析】:
此诗为《论语》之绝句。全篇四句,言人当谦虚自抑而不与人争。首句“谦抑从来不务争”点明主题。次句“于人唯恐失其情”,意在强调人应当以礼待人。末句“若于礼义愆违处,安得区区学面朋”,则指出如因争竞而触犯礼义,又何必学舌口舌之人呢?
诗中“于人唯恐失其情”一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君子之间虽然有分歧,但应保持和谐,而不是争斗;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克制自己的欲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够谦虚自抑,不与人争,那么他就能保持与人的和谐关系了。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含义深刻,是一首很有哲理性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