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岸生微霭,空林挂夕阳。
霞辉明野色,天影战波光。
集鸟村墟暗,鸣虫禾黍荒。
秋高孤月静,天末巧云长。
沙晚横归艇,川晴列去樯。
登临自多感,何必寄他乡。

第一首

古岸生微霭,空林挂夕阳。
霞辉明野色,天影战波光。
集鸟村墟暗,鸣虫禾黍荒。
秋高孤月静,天末巧云长。

注释:

  1. 古岸生微霭:在古老的河岸上,薄雾缓缓升起。
  2. 空林挂夕阳:空旷的树林中悬挂着落日的余晖。
  3. 霞辉明野色:晚霞的光辉映照出原野的景色。
  4. 天影战波光:天空的倒影与波浪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壮观的景象。
  5. 集鸟村墟暗:鸟儿聚集在村庄的小路上,显得有些幽暗。
  6. 鸣虫禾黍荒:田野里的昆虫鸣叫和禾苗被收割后留下的荒芜景象。
  7. 秋高孤月静:秋天的天空高远,明亮的月亮静静地照耀着。
  8. 天末巧云长:天际线上,云彩轻盈地飘浮着,仿佛有无尽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夜晚宁静美的感受。诗中的“古岸”、“空林”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氛围,而“霞辉”和“天影”则将天空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天末巧云长”,更是将整个秋天的宁静与美丽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第二首

沙晚横归艇,川晴列去樯。
登临自多感,何必寄他乡。

注释:

  1. 沙晚横归艇:傍晚时分,沙滩上的船只横卧在归途中。
  2. 川晴列去樯:清晨时分,阳光照耀下的河流平静地流淌着。
  3. 登临自多感:登上高处,自然会引发更多的感慨。
  4. 何必寄他乡:何必要离开家乡到其他地方去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的“沙晚”、“川晴”等词语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而“登临自多感”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时的感慨和情感的宣泄。结尾的“何必寄他乡”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不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土情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