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东牖白,开帷纳晨光。
欠伸推夜枕,叩齿披朝裳。
瓦盎汲石泉,漱濯齿颊凉。
维兹孟夏初,宿雨清高堂。
栖鸟起且啅,露莺鸣更藏。
悠悠晓花殷,落落古柳苍。
西舍初鸣春,东邻出求粮。
客马已别枥,商车欲逾冈。
羲和一扬辉,群动皆扰攘。
有生无不求,谁得偃于床。
人生但如此,勤苦亦可伤。
况我病倦翮,飘飘信风翔。
永怀中林士,栖志烟霞乡。
愿言寄旅迹,相托以徜徉。

译文

清晨醒来,推开窗子迎接晨光。
伸懒腰,推去夜枕,叩齿整理朝服。
汲石泉的瓦盎,用来漱口,清凉齿颊。
孟夏之初,宿雨初晴,高堂清新。
起坐且鸣,露莺藏声,花殷殷然飘摇。
西舍初春,东邻出粮,客马已离旧枥。
商车上路,欲逾小山岗,羲和一扬辉。
万物皆动,生无可求,谁能安卧。
人生如此,勤苦可伤,况我病倦翮。
飘飘如信风,寄意在中林,栖志烟霞乡。
愿言寄旅迹,相托以徜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和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深刻认识。首句“旦起”,点明是早晨起床的时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四句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作者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珍惜。

接下来的八句,则是对孟夏之季、初春景象的具体描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特别是“有生无不求,谁得偃于床”一句,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六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他感叹人生短暂,勤苦可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中林烟霞的向往和寄托。结尾两句,“永怀中林士,栖志烟霞乡”,更是将诗人的志向和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感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大自然和理想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