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饱弓力强。
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杀阴山双白狼。
青毡帐高雪不湿,击鼓传觞打令急。
单于半醉解貂裘,昭君独抱琵琶泣。

《塞猎》

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饱弓力强。
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杀阴山双白狼。
青毡帐高雪不湿,击鼓传觞打令急。
单于半醉解貂裘,昭君独抱琵琶泣。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十月北风燕草黄:描绘了深秋时节,北方的天气和景象。“十月”指的是秋季,“北风”表示寒冷的风向,“燕草黄”则描绘了草色变黄的场景。
  2. 燕人马饱弓力强:形容士兵们骑马准备战斗,“马饱”表示马儿吃饱了,状态良好;而“弓力强”则说明弓箭的射程和威力都很强。
  3. 虎皮裁鞍雕羽箭:描述了使用的弓箭及其材质,“虎皮”可能意味着箭身装饰有类似于虎皮图案的设计,“雕羽箭”则可能意味着箭羽是用雕花工艺制成的。
  4. 射杀阴山双白狼:描写了战斗的激烈场面,“射杀”表示用箭攻击敌人;“阴山”可能是战场所在地,“双白狼”可能指的是敌人中的两只白色狼。
  5. 青毡帐高雪不湿:描述帐篷的构造和使用场景,“青毡”可能是指用青色的毡子作为帐篷的材料,“高”表示帐篷足够坚固;“雪不湿”说明帐篷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6. 击鼓传觞打令急:描绘宴会的气氛,“击鼓”是古代宴席上常用的仪式,“传觞”可能是指传递酒杯,“打令急”则表现了宴会中饮酒作乐的氛围。
  7. 单于半醉解貂裘: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情境,“单于”是对匈奴国王的尊称,“半醉”表示他有些喝醉;“解貂裘”可能表示他脱掉了贵重的貂皮衣服,象征着放松和胜利的喜悦。
  8. 昭君独抱琵琶泣:描写了战败后的哀伤情绪,“昭君”可能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中的主人公王昭君,“独抱琵琶泣”表明她独自抱着琵琶哭泣,表现出悲痛的情绪。

译文

在深秋的北方,寒风吹过黄叶飘零的草地,士兵骑着饱经沙场考验的马匹,手中的弓箭强劲有力。他们身穿虎皮制作的铠甲,手持雕刻精美的雕花长箭,勇敢地射杀了阴山山脉中的两只白色的雄狼。帐篷搭建在高高的青毡之上,即使大雪纷飞也丝毫不能浸湿。宴会进行得如火如荼,人们击鼓助兴,畅饮无度,气氛热烈紧张。匈奴单于在战斗中受了重伤,酒后脱下了自己的貂皮大衣,昭君独自抱着琵琶哭泣,流露出内心的悲凉与不舍。

赏析

此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一幅战争前夕的宏大场面以及战后的凄美画面。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战士们的英勇形象,同时也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悲剧和牺牲。通过使用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与生命的渴望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