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流赴海何时穷,我生飘泊西复东。
山中老僧旧相识,惊我非复当时容。
三年历遍百忧患,迁就汲汲如飞鸿。
人生易老古所叹,如我安得颜长红。
尘埃漫灭旧题壁,枝叶已拱当时松。
我方奔走师已老,更念别此何时逢。
眼看故旧怀抱好,宴坐不觉听山钟。
长淮月高人语绝,惟有塔铃鸣夜风。
宿龟山寺下赠旻师
淮流赴海何时穷,我生飘泊西复东。
山中老僧旧相识,惊我非复当时容。
三年历遍百忧患,迁就汲汲如飞鸿。
人生易老古所叹,如我安得颜长红。
尘埃漫灭旧题壁,枝叶已拱当时松。
我方奔走师已老,更念别此何时逢。
眼看故旧怀抱好,宴坐不觉听山钟。
长淮月高人语绝,惟有塔铃鸣夜风。
注释:
- 淮流赴海何时穷,我生飘泊西复东。
- “淮流”指的是长江。
- “赴海”比喻奔向大海。
- “穷”表示没有尽头。
- “我生”指我的一生。
- “飘泊”意为漂泊不定。
- “西复东”表示四处奔波。
- 山中老僧旧相识,惊我非复当时容。
- “山中老僧”指寺庙中的一位和尚。
- “旧相识”表示曾经认识过。
- “惊我”表示让我惊讶。
- “非复当时容”表示不再是过去的样子。
- 三年历遍百忧患,迁就汲汲如飞鸿。
- “三年”表示经过的年数。
- “历遍”表示经历。
- “百忧患”指很多忧虑和困难。
- “迁就”表示勉强接受或适应。
- “如飞鸿”比喻像大雁一样快速移动。
- 人生易老古所叹,如我安得颜长红。
- “易老”表示容易衰老。
- “古所叹”是指古代人所感叹的事情。
- “如我”表示像我这样的人。
- “颜长红”指面色红润。
- 尘埃漫灭旧题壁,枝叶已拱当时松。
- “尘埃”表示尘土飞扬。
- “漫灭”是慢慢消失的意思。
- “题壁”指在墙壁上题诗留字。
- “拱”表示环绕、支撑。
- “当时松”指以前栽种的松树。
- 我方奔走师已老,更念别此何时逢。
- “方”表示正在。
- “奔走”指忙碌奔波。
- “师已老”表示师父已经变老。
- “更念”表示更想念或更关心。
- “别此”指分别在这里。
- 眼看故旧怀抱好,宴坐不觉听山钟。
- “眼见”表示亲眼看到。
- “故旧”指老朋友。
- “怀抱”指内心的感情或想法。
- “宴坐”表示坐着休息或思考问题。
- “不觉”表示不知不觉地。
- “听山钟”指聆听寺庙里的钟声。
- 长淮月高人语绝,惟有塔铃鸣夜风。
- “长淮”指的是宽阔的河流。
- “月高”表示月亮明亮。
- “人语绝”表示人们说话的声音消失了。
- “唯有”表示只有。
- “塔铃”指寺庙里的一种钟。
- “鸣夜风”指夜晚的风声伴随着钟声回荡。
赏析:《宿龟山寺下赠旻师》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八句,内容涉及人生、岁月、离别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