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居屏百患,覃思观幽遐。
炎黄已芜没,末路多玼瑕。
私智互驰骋,短长迭矜夸。
更相为祸福,胜负时纷拿。
超然赤松子,高笑在云霞。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感遇》。全诗如下:
林居屏百患,覃思观幽遐。炎黄已芜没,末路多玼瑕。私智互驰骋,短长迭矜夸。更相为祸福,胜负时纷拿。超然赤松子,高笑在云霞。
译文:
林居中隔绝了所有的烦恼,我沉思着探索深远的境地。炎黄已经荒废,人生的道路充满了瑕疵。个人的智慧相互驰骋交错,长短优劣不断争夸。互相成为福祸,胜败时常纷扰交错。超越世俗的人如赤松子,他在云端自由地笑着。
赏析:
李白在《感遇》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用“林居”来比喻隐居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与世无争、远离尘嚣的宁静。接着,他通过描写炎黄的荒芜,暗示了社会道德的败坏,以及个人命运的艰难。
诗中的“私智互驰骋,短长迭矜夸”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为了名利而争斗不休的现象。他们之间的纷争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命运,也扰乱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这种状况使得人们对于未来的胜败和吉凶变得愈发不确定和混乱。
最后两句“超然赤松子,高笑在云霞”则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境界。他想象自己如同赤松子一样超脱世俗,在云端自由地笑傲风霜。这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现实社会中纷争和苦难的一种超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李白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它不仅是一首表达感慨的诗歌,也是一个思考人生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