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步何多难,天骄据孟津。
焦劳唯圣主,游说尽奸臣。
再造今谁力,重围忌太频。
风吹迁客泪,为洒属车尘。

【注释】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感怀时事的四首诗,是诗人在丙午年冬天在淮水边所作。国步何多难:国家的处境多么艰难。天骄:指北匈奴单于。据孟津:占据着黄河上的要地孟津。天骄据孟津:北匈奴单于盘踞在黄河渡口孟津。焦劳唯圣主:只有英明的君主才能克服困难,解除人民的苦难。游说尽奸臣:奸臣巧言令色地劝说君主,使他们更加腐败无能。再造今谁力:当今还有谁能挽救国家的危亡呢?重围忌太频:频繁的战乱使人民深受其害,而朝廷又过于谨慎,不敢轻举妄动。风吹迁客泪,为洒属车尘:我被贬谪在外,看到家乡的人遭受战乱,不禁伤心落泪,泪水洒在地上。属车:帝王的车驾。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和五年(810),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途经淮水之滨,感慨时局动荡,生灵涂炭,忧愤悲切之情溢于言表。全诗以议论为主,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和战争不断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不满和忧虑。

开头两句直抒胸臆:“国步何多难,天骄据孟津。”这是诗人的真情实感。“国步”,即国运,国家的命运;“多难”,即灾难,指国家所遭受的重重灾难。这两句意思是:国家命运多么艰难,北匈奴盘踞在黄河渡口孟津!“天骄”指北匈奴首领阿提军汗,这里泛称北方民族首领或统治者。他占据着黄河上的要地,成为祸患中原的心腹之患。诗人在这里把国家的命运与北方民族的祸患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国家命运的艰难。“天骄”一词,气势磅礴,表现了对北方民族侵略势力的蔑视。

三、四两句是对前面一句的具体分析:“焦劳唯圣主,游说尽奸臣。”这两句紧承第一二句而来,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国家命运艰难的两种人:一种是“圣主”,另一种是“奸臣”。这两句的意思是:只有英明的君主才能克服困难,解除人民的苦难;奸臣巧言令色地劝说君主,使他们更加腐败无能。这里,诗人把国家的灾难归罪于奸臣。“焦劳”二字用得极好,它既表现了国家处于战乱时期的艰难困苦,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忧虑。“唯圣主”三字更是强调了圣明君主的重要性。

五、六两句是对前面两句的具体分析:“再造今谁力,重围忌太频。”“再造”即复兴,恢复;“重围”是多次受敌围困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还有谁能振兴祖国,使国家免遭战乱的灾难呢?“忌太频”,即忌次数太多,指战乱频发。这两句诗人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当前战乱频发的原因。诗人认为,如果国家不改变屡遭外族入侵的局面,就不能摆脱战乱的厄运,那么,振兴祖国就无从谈起。

最后两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风飘残客泪,为洒属车尘。”“风飘残客泪”是指诗人自己被贬谪在外的心情;“属车”是帝王的车驾,这里借指皇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被贬谪在外,看到家乡的人遭受战乱,不禁伤心落泪,泪水洒在尘土之中。这两句诗人把自己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表达了自己为国家担忧的情感。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一是在叙事中夹叙夹议,把议论融入诗歌的叙述之中;二是在叙事中抒情言志,把个人的思想感情融入诗歌的叙述之中;三是在叙事中寓情于景,景物描写寓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写作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浓厚的政治气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