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方诸宫,玉阙排霄起。
扶桑高扶疏,森耸数千里。
碧椹杂青葱,蟠桃映瑶水。
离离间朱实,凤鸟护丹蕊。
灵风洒兰林,空歌洞霄紫。
青童会群真,趣节召扬许。
安妃从元君,鸾旗翳沧渚。
翩翩八景舆,鸣珂下容与。
拊手扬玉音,妙响翔天宇。
真气凄金石,聆之廓丹府。
灵波濯曜罗,朝元道笳鼓。
诗句解释
1 迢迢方诸宫,玉阙排霄起。 - 这两句诗形容方诸宫的壮丽与崇高,如同直插云霄的玉阙,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
扶桑高扶疏,森耸数千里。 - 扶桑是太阳的别称,这里比喻高大而茂盛的植物。诗句描绘了这些植物的高耸姿态,仿佛延伸到数千里之外。
碧椹杂青葱,蟠桃映瑶水。 - 碧椹和青葱都是形容颜色鲜明的植物,而蟠桃则是一种美味的水果。诗句将它们与晶莹剔透的瑶水相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离离间朱实,凤鸟护丹蕊。 - 这句诗描绘了花朵盛开的场景,其中“离离”形容花朵繁密且错落有致,而“朱实”指的是红色的果实,象征着丰收和繁荣。同时,“凤鸟”也参与了保护和守护,增添了一份神秘和优雅的氛围。
灵风洒兰林,空歌洞霄紫。 - 这两句诗描述了自然景观中的风和声音,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其中“兰林”指的是兰花般的树林,而“洞霄紫”则可能是某种神秘或高贵的颜色或象征。
青童会群真,趣节召扬许。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群年轻道士聚集在一起讨论问题,其中“青童”可能是指年轻的道士或者具有青春活力的人。而“趣节”则意味着他们正在追求高尚的志向或品质。
安妃从元君,鸾旗翳沧渚。 - 这两句诗描述了一位名叫“安妃”的女子跟随她的“元君”(即帝王的配偶)来到一片湖泊边。其中“鸾旗”是一种古代的旗帜,通常用鸾鸟作为图案,代表着尊贵或吉祥。而“沧渚”则指的是宽阔的水边平地,给人一种宁静而宽广的感觉。
翩翩八景舆,鸣珂下容与。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群人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车辆在湖边行走的情景。其中“翩翩”形容车子轻盈而优美的样子,而“鸣珂”则是指车上装饰着响亮的马铃声,增加了一种欢快的气氛。
拊手扬玉音,妙响翔天宇。 - 这两句诗描述了一位官员在朝廷上发言时的情景。其中“拊手”表示鼓掌的动作,而“玉音”则是指清脆响亮的声音,象征着官员的言论或决策具有权威性和重要性。
真气凄金石,聆之廓丹府。 -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深沉而有力的情感,其中“真气”指的是真实而强烈的感情或能量。而“聆之廓丹府”则是指聆听这种力量时的感受,仿佛能够触及到心灵深处的某个地方,充满了神秘和深邃的感觉。
灵波濯曜罗,朝元道笳鼓。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其中“灵波”指的是神灵的力量或波动,而“濯曜罗”则是指洗涤或净化的过程。同时,“朝元道笳鼓”则可能指的是道教仪式中的一种乐器,用以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求保佑之意。
译文
方诸宫矗立在遥远的地方,如同直插云霄的玉阙。扶桑树生长得高大而茂密,高耸直入数千里外的天空。碧绿的果实交织在一起,如同绿色的海洋。蟠桃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桃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色彩。百花争艳,红彤彤的果实点缀其间,凤鸟在其中盘旋飞舞,护卫着这些美丽的花朵。
清凉的山风拂过兰草林野,吹动着每一片叶子,发出悠扬的声音。那些年轻的道士聚集在一起,谈论着深奥的道理。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显得高雅而庄重,令人钦佩不已。
安妃跟随着元皇帝,乘着华丽的马车,行驶在宽阔的河岸边。她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金冠,显得尊贵而美丽。周围的景色如此宁静而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年轻的道士们乘坐着华丽的车辆,在湖边行走。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金色的饰品,手持乐器,奏出美妙的音乐。他们的歌声在空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心声。
一位官员站在大殿上,高声宣布着重要的消息。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震撼着所有人的心灵。他的言辞犀利而深刻,让人们深感敬畏。
大自然的力量强大而神秘,它能够洗涤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感受到心灵的升华。这种力量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它需要人们去敬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