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柱史后,道价连城重。
火龙燎金鼎,玉楼讵可冻。
扁舟造交旧,已奏少微动。
蔼然义风畅,举世士莫共。
雪声洒篷背,皓彩耿幽梦。
相见欣把酒,清啸尘落栋。
愿奉圯桥履,岂惮吏部瓮。
六凿方有愧,一锥烦屡痛。
益知仁者心,新诗得频讽。

和李次仲韵

先生柱史后,道价连城重。

火龙燎金鼎,玉楼讵可冻。

扁舟造交旧,已奏少微动。

蔼然义风畅,举世士莫共。

雪声洒篷背,皓彩耿幽梦。

相见欣把酒,清啸尘落栋。

愿奉圯桥履,岂惮吏部瓮。

六凿方有愧,一锥烦屡痛。

益知仁者心,新诗得频讽。

注释:

  • 先生: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代李次仲。
  • 柱史:古代官职名,相当于今之秘书或文书。
  • 道价:道家学说的声誉和价值。连城:形容非常珍贵。
  • 火龙燎金鼎:比喻道行高深,如神火般照耀万物。
  • 玉楼:用玉石建造的楼阁,常用来象征富贵或高洁。讵(jù):难道。
  • 扁舟:小船。造交:建立友谊。旧:老朋友。
  • 少微: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这里借指贤才。
  • 蔼然义风:形容待人宽厚和善,具有正义感。
  • 举世士:全天下的人。莫共:没有人能够与之共同享受。
  • 雪声:雪花落下的声音。洒篷背:飘落在船篷上。
  • 皓(hào)彩:洁白的颜色。耿:明亮、显著。幽梦:指梦中的景象。
  • 相:相互。欣:高兴。把酒:端起酒杯。
  • 清啸(xiào):轻轻的呼哨声。尘落栋:尘土落在屋顶上。
  • 愿奉:愿意提供。圯(yí)桥:传说中的鞋履,相传张良在桥上得到黄石公所赠的《素书》。履:指《素书》,即《太公家教》。
  • 岂惮:难道害怕。吏部:古代官署名,主管人事选拔。
  • 六凿:指六个方面的过错。方(fāng)有愧:已经有了愧疚。
  • 一针(zhēn):一根针,比喻微小的瑕疵。烦:烦扰。屡(lǚ)痛:屡次痛苦。
  • 新诗:新的诗歌作品。得:得到。频(pín)讽:频繁地诵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李次仲与友人李次仲的酬唱之作,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互相欣赏的态度。全诗语言优美流畅,充满了诗意,展现了两位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首联“先生柱史后,道价连城重”,表达了作者对李次仲深厚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赞美了他的道德品质和道学造诣。
    颔联“火龙燎金鼎,玉楼讵可冻”,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李次仲的道法高深莫测,其影响力如同神火般照亮人心,使得高贵的玉楼也为之寒冷。
    颈联“扁舟造交旧,已奏少微动”,则展现了作者与李次仲之间深厚且长久的友谊。他们虽然久违重逢,但依旧保持着那份真挚的情感和紧密的联系。而李次仲的才华更是引起了作者的赞叹,他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启发和启示。
    “蔼然义风畅,举世士莫共”,进一步强调了李次仲的道学风范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他的道学理念广为人知,成为了众人共同推崇的对象。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李次仲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尾联“雪声洒篷背,皓彩耿幽梦”,则是对李次仲的人格特质和生活态度的进一步赞美。他的人格魅力如同雪一样纯洁无瑕,他的生活态度如同明亮的月光一般令人向往。这种赞美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李次仲的敬仰之情,也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两位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对人生、道德、学问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无论是对李次仲的赞誉还是对他们友情的表达,都充满了真挚和深情,让人读后深感感动和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