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德兼前懿,年龄甫八旬。
义方能教子,佛理已诠身。
卧病才逾月,求医不浃辰。
人间膺上寿,松路黯凝尘。
陈太夫人挽章二首
淑德兼前懿,年龄甫八旬。
义方能教子,佛理已诠身。
卧病才逾月,求医不浃辰。
人间膺上寿,松路黯凝尘。
注释:
淑德:美好的品德。
兼:同时具备。
前懿:先前的德行。
年龄甫:仅仅八十岁。
义方:指家庭,这里指父亲。
教子:教导子女。
佛理:佛教的道理,也泛指佛教的教义。
诠:解释。
卧病:生病躺在床上。
逾月:一个多月。
浃辰:满一个月。
上寿:高寿。
松路:比喻死亡的道路,松林小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已故母亲陈太夫人的悼念之词,诗中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第一句“淑德兼前懿,年龄甫八旬”描绘了陈太夫人的美好品德和她仅八十岁的高龄。这句诗以赞美的方式表达了对她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第二句“义方能教子,佛理已诠身”则展现了陈太夫人作为母亲的高尚品质和她对佛法的理解。这句话体现了她的智慧和修养,以及她在抚养教育子女方面的能力和智慧。
第三句“卧病才逾月,求医不浃辰”描述了陈太夫人卧病在家的情况,以及她寻求医疗帮助却未能获得及时治疗的痛苦经历。这句诗表达了她内心的焦虑和无助感。
最后一句“人间膺上寿,松路黯凝尘”则是对陈太夫人去世的哀悼和追忆。这里的“上寿”指的是高寿,而“松路”则象征着死亡的道路,“黯凝尘”则表示她的离世给人们带来的悲痛和哀伤。整首诗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哀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