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夕放船湘口步,约到衡州来日午。
五程一减作三程,谢渠江涨半篙清。
今日雨来三四五,又闭疏蓬听暮雨。
长年商量泊舟所,雨外青山更青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船行湘江的情景,后两句描写了船停冷水浦的情景,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泊:停泊,停留。
湘口:湘江口。
衡州:今湖南衡阳市。
五程一减作三程:指船行速度加快。
谢渠江涨半篙清:谢指感谢,指感谢江水涨潮时船速的加快。
疏蓬:指船篷。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旅途中遇雨泊船时所作。首联点明“放船”的时间、地点,并交待了船行的速度;颔联写因“约来日午”而加快船速;颈联则写因“谢渠江涨”而减速;尾联写船已到目的地,但诗人仍要继续前行,直到到达目的地,才能安心下来。此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却给人以清新之感。
【答案】
译文:
前些天我乘小船从湘江口出发,约定好第二天中午抵达衡州。
如今船速加快了,原来五里行程现在只需三里即可,感谢江面涨起的半篙水使舟行进得更加轻快。
今天天气不好,下起了雨,我只好又把船停泊在冷水浦上听雨声,听雨声更增添了几分凄婉之情。
多年以后,我们商量过多次在冷水浦停船休息的地方,但到了这里,山色依旧青翠,真是美不胜收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湘江旅行途中遇到大雨,不得不在冷水浦停泊,等待暴雨过后再次出发。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船速;第二联写因“约来日午”而加快船速;第三联写因“谢渠江涨”而减速;末联写“长年”计划好的行程,只有到此地才完成。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却给人一种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