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
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
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诗句释义】
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
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
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译文】
高高的树荫下是柴门,青苔映着夕阳余晖。
手持锄头在山上劳作,月光洒满小径烟雾缭绕。
老者牵着小孩望着远方,瘦弱的小牛带着小牛回家。
灯光下饭菜没有多少,白薤地里的肥美令人垂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野中的自然景观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首句“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通过描绘高树、柴扉和青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树木为柴扉提供遮蔽,青苔映照着落晖,增添了一抹诗意。
次句“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劳作的情景。荷锄、山月和野烟,都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三句“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描绘了一家人的生活场景。老叟、童儿和羸牛犊,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第四句“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则展现了农家生活的真实面貌。诗人在灯前吃饭,但食物并不多。而田间地头的白薤,却显得格外肥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乡土情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