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老瘦竹,忽在纨扇中。
执之意已凉,不待摇清风。
小节未见粉,泪痕应合红。
日将炎暑退,畏蠹生秋虫。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对原诗的内容、思想和情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在理解了原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解体会作答即可。注意要仔细审题,做到思路清晰,语言简洁。

【答案】

译文:石缝中的瘦竹突然出现在纨扇中。手持此物已觉凉爽,不需要摇动便可以清凉如风。竹子的小节上还留着粉,竹泪应该也是红色的,夏日炎阳即将过去,怕的就是蛀虫生秋虫。赏析:诗人以清幽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画中的竹枝,姿态各异,形态万千,有的高耸挺拔,有的生长茂密,有的生长瘦弱;有的直指青天,有的生长低垂;有的叶片翠绿,有的颜色斑驳;有的叶脉清晰可见,有的叶脉模糊难辨。画面中的竹枝,或挺拔高远,或婀娜多姿;或苍劲有力,或轻盈柔美。诗人以简练明快的语言勾勒出竹枝的姿态,使竹枝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竹枝是诗人笔下的“画”,也是诗人心境的写照。“石上老瘦竹”写出了竹的坚韧,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霜雨露,即使生长在石头缝里也毫无怨言的顽强精神;“执之意已凉,不待摇清风”则表现出诗人面对这股清新之气的惬意与舒适。“小节未见粉,泪痕应合红”一句,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竹节上残留的泥土和竹叶上晶莹透亮像泪水的珠子。“日将炎暑退,畏蠹生秋虫。”两句诗不仅点出了竹枝生长的时间、环境,而且通过“日将炎暑退”、“畏蠹生秋虫”等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