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喧岂殊途,能静理亦好。
所以见山色,爱之置怀抱。
揽镜照须发,已如霜雪皓。
吾方与神游,未肯尘土老。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静喧岂殊途,能静理亦好。——在宁静与喧闹之间,我更喜欢内心的平静。
- “静喧岂殊途”表达了诗人对喧嚣和宁静的对比思考。他认为虽然环境嘈杂,但内心保持平静才是最重要的。
- “能静理亦好”强调了内心的平和比外在的环境更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
- 所以见山色,爱之置怀抱。——因此,我对山的景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所以我将它们放在心里。
- “所以见山色”意味着通过观察自然中的山景,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 “爱之置怀抱”说明诗人将这种美丽深深地记在心里,仿佛把山景装进了自己的心房。
- 揽镜照须发,已如霜雪皓。——我拿起镜子来照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发现它们像霜雪一样洁白。
- “揽镜照须发”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外貌变化的观察和欣赏。
- “已如霜雪皓”形象地描绘了镜子中反映出的自己,就像霜雪一样纯洁明亮。
- 吾方与神游,未肯尘土老。——我现在正在与神灵一起遨游,不愿意被世俗的尘埃所玷污。
- “吾方与神游”表示诗人与天地之间的精神相通,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
- “未肯尘土老”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不屑一顾,宁愿保持心灵的纯净。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范仲淹作为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他既重视外在的自然景观,也注重内心的修养。诗中通过描述与自然界的互动,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自由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范仲淹的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体现了一种理想的人格典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厚,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