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海门来。雪喷云开。昆山移玉下瑶台。卷地西风吹不断,直到蓬莱。
羯鼓噪春雷。鼍舞蛟回。歌楼鼓吹夕阳催。今古清愁流不尽,都一樽罍。
浪淘沙 · 观潮作
- 注释:
- 一线海门来:形容海的尽头,像一条线一样从远处延伸而来。
- 雪喷云开:形容海面上的雾气被风吹散,露出清澈的天空。
- 昆山移玉下瑶台:比喻海面上波光粼粼,如同玉石和美玉在平台上移动。
- 卷地西风:形容风势猛烈,吹得大地都好像要被卷起。
-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借指海边的景色。
- 羯鼓噪春雷:形容羯鼓的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
- 鼍舞蛟回:鼍(tuó)是一种爬行动物,此处用来形容水族生物在水中翻滚的样子。
- 今古清愁流不尽,都一樽罍(léi):今古、清愁、樽罍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用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译文:
从海的尽头,有一线天光传来,像是雪山的云雾被风吹开露出的蓝天。海面上的波浪如同昆仑山的玉石和瑶台的美玉在平台上移动,被西风吹拂不断,直到抵达蓬莱。
羯鼓声如春雷般响亮,鼍鱼在水中翻腾,蛟蛇也在水中游动。夕阳下的歌舞声让人陶醉,但今天的古人与过去的古人一样,都带着无尽的清愁。我们共同举杯畅饮,品味这份古今相融的愁绪。赏析:
这首《浪淘沙·观潮作》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词中的“观潮”主题,描绘了海门来时的壮丽景色,以及海上日落时分的壮阔景象。词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如“雪喷云开”、“昆山移玉下瑶台”、“卷地西风”等,形象地展现了大海的气势和美丽。同时,通过“今古清愁流不尽,都一樽罍”这一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宏大,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