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入山骨,毛甲亦已舒。
晨熹被春山,草木清而姝。
况乃顾渚源,云关护灵区。
阴崖气亦暖,瑞草先春敷。
金沙出清泉,甘冽滋芳腴。
依依杨柳村,渺渺桑苎居。
前瞻大小寒,窈窕穷崎岖。
飞流吐明月,转壑千雷车。
参天亡陈桧,霜黛郁不枯。
当时临春地,变灭成榛芜。
安知岁寒质,千载独不渝。
大中乾元字,入木蛟鸾俱。
薰风想佳句,奇踪典刑馀。
独往三住翁,至今有遗墟。
真游岂易遇,庶或闻沉榆。
饱闻东吴胜,欲往世累拘。
二子独幽讨,仙舟继篮舆。
林间伯劳飞,茶篚春事初。
尚有北枝秀,明空雪千株。
幽香发清夜,肝胆生冰壶。
王事既料理,清游亦忘劬。
遥知山水间,快若纵壑鱼。
今我方禄隐,居然卧蜗庐。
画墁固无役,反如著辕驹。
亦拟浮扁舟,乘春经五湖。
收帆白蘋下,令子见潜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作答即可。
“春风入山骨,毛甲亦已舒”,春风吹进深山,使得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山中的动物也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了。“晨熹被春山,草木清而姝”,“晨曦”指清晨的阳光。早晨的阳光照在山上,草木更加鲜绿美丽。“况乃顾渚源,云关护灵区”,这里说的应该是“顾渚茶山”,因为顾渚是产茶的地方。顾渚茶山的云烟缭绕,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样,保护着这片灵秀之地。
“阴崖气亦暖,瑞草先春敷”,山间幽静的岩洞内,气温逐渐升高。春天来了,山间的花草也渐渐开放,显得格外鲜艳可爱。“金沙出清泉,甘冽滋芳腴”,这里说的是茶园里生长的茶树,它们生长在清泉旁边,喝着山里的泉水,吸收着大自然的气息,长成后茶叶味道鲜美可口。
“依依杨柳村,渺渺桑苎居”,这里指的是茶乡,村庄四周柳树很多,桑树很多,所以叫村。茶乡的居民生活悠闲,他们住在桑树和竹子之间,过着宁静的生活。这里的景色十分优美。
接下来诗人写自己所见:
“前瞻大小寒,窈窕穷崎岖。”这里写的是山中小路,曲折蜿蜒,一直通向山顶。
“飞流吐明月,转壑千雷车。”这里描写的是山涧的流水,水声很大,仿佛有无数的车辆在山谷中来回奔驰。
“参天亡陈桧,霜黛郁不枯。”这里说的也是山上的古树,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当时临春地,变灭成榛芜。”这里说的是曾经有人在这里种下了一片树林,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这片树林变成了荒草丛生的野地。
“安知岁寒质,千载独不渝。”诗人感叹道,这些千年古树,经历了风雨,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依然傲然挺立在那里。
接着诗人写自己的感受:“大中乾元字,入木蛟鸾俱。”这里指的是大中年间的诗句,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认为这些诗句就像蛟龙和凤凰一样,充满了生命力。
“薰风想佳句,奇踪典刑余。”这里指的是古人留下的佳句,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认为这些诗句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接着诗人写到自己的游历:“独往三住翁,至今有遗墟。”这里写的是诗人曾经拜访过一位隐居的老人,他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最后诗人写到自己的愿望:“真游岂易遇,庶或闻沉榆。”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再次来到这里游览。
“饱闻东吴胜,欲往世累拘。”这里诗人说他已经听说了东吴的美景,很想去游览一番。但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二子独幽讨,仙舟继篮舆。”这里指的是诗人的两个儿子,他们在寻找一种神秘的药物。诗人带着他们乘坐着篮子里的小船去寻找这种药物。
“林间伯劳飞,茶篚春事初。”这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伯劳鸟在树林间飞翔,茶农们开始采摘茶叶。
“尚有北枝秀,明空雪千株。”这里写的是北边的山坡上开满了白色的花朵。
“幽香发清夜,肝胆生冰壶。”这里写的是深夜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村庄,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诗人写到自己的感慨:“王事既料理,清游亦忘劬。”现在国家事务处理得差不多了,可以安心游玩了。
最后诗人写到自己的心愿:“遥知山水间,快若纵壑鱼。”希望以后能再次来到山水之间游玩。
【答案】
译文:春风拂过大山进入深深的山洞,使山林中的动物从冬季的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开始活动。清晨的阳光照射在山上,草木更加鲜绿美丽。顾渚茶山云烟缭绕,云雾环绕好像仙境一样;茶园里生长在清泉旁,喝着山里的泉水,享受着大自然的空气,长成后茶叶味道鲜美可口。杨柳依依、桑叶青青的村庄,桑麻满山的田园风光。向前望去,可以看到连绵不断的山路通向山顶。飞泉从高山悬崖上奔泻而下,像无数的车轮在转动。参天的古树屹立在山峰之上,四季常青永不凋谢。当年有人在此种植树木,后来因战乱荒废成荒地。谁能知道这些千年老树,经受住严寒考验而不倒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山林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青山、白云、流水、鲜花等自然景观。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美景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