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绿遍池塘夜来草。看花何处,莫被此花相恼。世间多少事,邯郸道。
凭远下临,暗尘飞绕。数点烟中树、水村小。斜阳且住,为我花间留照。从教红满地,何须扫。
诗句: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绿遍池塘夜来草。看花何处,莫被此花相恼。
译文:风雨无情地摧残着这满园的花,使得花朵逐渐凋零。夜晚的池塘边长满了青草,显得生机勃勃。看着这些花儿,我不禁想找个地方欣赏,但不要因为眼前的这些花儿而烦恼。
赏析:
这首《感皇恩》,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之一。词中的“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描绘了一幅风雨肆虐、花朵凋谢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词中还表达了作者想要寻找一处安静之地以欣赏花朵的愿望,但又担心被眼前的美景所扰。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词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每一句都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这种形式使得这首词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生活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词中通过对风雨、花朵、夜色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词中也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
这首词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追求。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词人们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们的诗词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因此,这首《感皇恩》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群体共同的记忆和象征。
这首《感皇恩》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示了词人的才华和才情,更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文情怀。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