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云不成雨,冉冉东南征。
凉月挂河汉,鲜风起阶庭。
蛩韵响新织,萤光驶流星。
谁知亦有念,夙驾在青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再宿南堂分韵得星字”,这是第一句,交代了诗人的住宿地点以及自己的心境。作者在诗中用“再宿”表明这次来京是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南堂”则表明诗人所居之室为南方,也就是北方,所以有“东南征”的感慨。这一句看似平淡,但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朝廷的思念之情。
“夕云不成雨,冉冉东南征”,写诗人夜晚的所见所感。夕阳西下,云彩变幻,天色渐暗,诗人站在院子里仰望天空,只见晚云低垂,却无法变成雨水。“冉冉”写出了晚云低垂的情态,而“东南征”则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情。这里诗人以景结情,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
“凉月挂河汉,鲜风起阶庭”,写诗人夜观天象,感到凉意袭人,庭院之中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这句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凉月”“河汉”“阶庭”等,都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蛩韵响新织,萤光驶流星”,诗人在夜晚听到蟋蟀的声音,看到萤火虫飞舞,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蟋蟀和萤火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谁知亦有念,夙驾在青冥”,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百姓的深深关怀之情。他深知自己的使命重大,责任艰巨,因此心中充满了忧虑和牵挂。这里的“夙驾”指的是早晨出发,“青冥”则是指高远的天空。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对于人民的关爱之情。
【答案】
再宿南堂分韵得星字
夕云不成雨,冉冉东南征。
凉月挂河汉,鲜风起阶庭。
蛩韵响新织,萤光驶流星。
谁知亦有念,夙驾在青冥。
译文:
夜幕降临,云层密布,不见下雨的迹象。
我乘着马车缓缓地朝东南进发。
明亮的月光挂在天河之上,微风拂面吹过台阶庭院。
蟋蟀声声叫唤着秋夜的到来,萤火虫闪烁着如同流星般的光芒。
可谁又知道,我也有我的牵挂和思念呢?我一大早就踏上征途,奔往遥远的青霄之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建晚年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建晚年生活清贫、寂寞,但他仍不忘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并时刻想着为国家效力、报效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