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遭大变仅存息,无复有意图勋庸。
遂沥丹诚叩天阙,乞得真馆栖玉隆。
岁馀尚厌仕籍在,抽簪解组颜犹红。
是非荣辱自此杜,生事无忧付农圃。
种蔬植果鸡鱼肥,日具宾庖式歌舞。
斯亭最后得景多,百年过半能几何。
经营土木亦可止,尽取此生适而已。

【注释】

亟:急;遭变指唐末农民起义,大变仅存息:仅能存活下来;勋庸:功勋与才能。 遂沥丹诚叩天阙:于是竭尽诚意向天子叩问;乞得真馆栖玉隆:请求得到一个真正的官邸居住于玉隆宫;岁馀尚厌仕籍在:一年多后仍然厌恶做官;抽簪解组:脱下冠簪,卸下朝服;颜犹红:脸色还红润;是非荣辱自此杜:从此不再关心是非和荣辱;生事无忧付农圃:把生活交给农耕,无所忧虑;种蔬植果鸡鱼肥,日具宾庖式歌舞,斯亭最后得景多:种植蔬菜、果树、养鸡钓鱼、烹制美味佳肴,每天有宾客们在一起唱歌跳舞;百年过半能几何:一生过去了一半,又能活到多少年呢?经营土木亦可止,尽取此生适而已:从事土木工程也就可以了,何必再费心经营呢?只求能够活得快乐罢了。

【赏析】

《一翁亭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咏亭子寄托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同时也抒发了作者晚年归隐田园的愿望。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意境高远,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之情以及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愿望。

开头两句“亟遭大变仅存息,无复有意图勋庸”描绘了一个历史场景,即在唐末农民战争中,许多官员被迫逃离朝廷,流离失所,只剩下一些幸存的文人志士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愿放弃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他们渴望能够在乱世中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宁之地。

中间三句“遂沥丹诚叩天阙,乞得真馆栖玉隆”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心愿和决心。作者表示愿意竭尽自己的诚意和努力去叩问天子,希望能够获得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官邸,以便在玉隆宫中安心地生活。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于官场名利的淡薄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四句“岁馀尚厌仕籍在,抽簪解组颜犹红”则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上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已经厌倦了官场上的纷争和名利之争,但仍然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态。他脱下冠簪,卸下朝服,脸上仍带着一抹年轻时候的红润。这反映了作者虽然已远离官场,但并未完全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是非荣辱自此杜,生事无忧付农圃”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从今以后应该不再关心是非荣辱的事情,将生活交给大自然去安排,把精力投入到农耕和园艺中去享受生活的乐趣。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谐、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以咏物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亭子的描述和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于自然生活的珍视。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趣味性,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