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如武库,人物常森森。
伯氏妙难测,一笑冥古今。
蒲团与藜杖,终然作知音。
王事挽以去,岁杪霜雪侵。
轻轩奉白发,遥指甑山岑。
臣子难有已,忠孝亦已深。
南方拥兵刃,调发多呻吟。
使民还击壤,屏星实分任。
况乃功业本,从来在无心。
独恨锁天北,谁与同瑶琴。
【注释】
君家如武库,人物常森森:比喻崔子厚像武库一样人才济济,人才众多。
伯氏妙难测,一笑冥古今:伯氏的聪明才智令人难以测度,他的笑能使古今之人都感到震撼。
蒲团与藜杖,终然作知音:你用蒲团、藜杖这样的生活用品做知音,说明你是个识大体的人。
王事挽以去,岁杪霜雪侵:你被征召去为官,到了年底,霜雪也侵人了。
轻轩奉白发,遥指甑山岑:你驾着小车,扶着老人,指着远处的山峰。
臣子难有已,忠孝亦已深:身为臣子的我,忠诚和孝顺都已很深。
南方拥兵刃,调发多呻吟:南方地区有兵权,征兵征粮常常让百姓痛苦呻吟。
使民还击壤,屏星实分任:百姓们还在耕作,而我们则要远离,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况乃功业本,从来在无心:何况你的功绩本就如此,从来就不曾用心去做过。
独恨锁天北,谁与同瑶琴:只遗憾你被禁锢于北方,谁又能和你一起弹奏瑶琴呢?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好友崔子厚赴安州(今属湖北)途中所作。
首联写崔子厚之才高,言其人才济济,犹如武库。“森”形容人材之多。“伯氏”即指崔子厚,“妙难测”是说他的聪明才智,难以测度。“冥古今”是说他的笑能令古今之人为之震撼。
颔联写崔子厚为人处世之道。他善于结交朋友,能体恤他人,故能与人成为知己。“蒲团”,僧尼坐禅打坐用的草垫;“藜杖”,僧人行走时携带的一种手杖。“知音”一词,历来被视为交友最高境界,意谓彼此心灵相通,志趣相投。
颈联写崔子厚为官清廉,不图名利,甘于寂寞。“南征”、“王事”皆指朝廷征召他赴任。“岁杪”犹言年末,此时正是一年将尽之时。“霜雪”喻指征召之苦。
尾联写崔子厚忠于国家,关心民众疾苦。“击壤”是古代一种游戏,一人拍地,众人随之起舞。这里指百姓在田间劳作。“屏星”指远离政治中心。“分任”意为分担重任。诗人认为朝廷应该把一些事务交给地方官员来办,让他们远离京都的政治中心,这样既能减轻他们的负担,又能更好地体察民生疾苦。
整首诗通过赞美崔子厚之才高、为人处世之道、为官清廉、忠于国家关心民生等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同时,通过对朝廷征召崔子厚一事的描写,也间接反映了当时朝廷用人失当、重外轻内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