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久已灰,入鸟无惊猜。
轻鸥翔集处,邀我相徘徊。
方圆十丈许,疑是天所开。
锵金两滩濑,簪玉千崔嵬。
耳目肝肺中,何由着纤埃。
鸥虽不解饮,屡舞劝我杯。
清狂与酒狂,似此知几回。
我归有日矣,鸥飞安在哉。

【注释】

下鸥台:即下临江阁,在江苏南京市秦淮河北岸。久已灰:长久已经灰心失望了。入鸟无惊猜:好像没有飞鸟会惊扰我一样。轻鸥翔集处:轻飘的白鸥聚集的地方。相徘徊:互相依恋徘徊。方圆十丈许,疑是天所开:四周方圆约十丈的地方,好像上天特意开辟出来似的。锵金两滩濑:响如击金的声音在两滩激流中。簪玉千崔嵬:插着玉簪的山峰高耸入云。耳目肝肺中,何由着纤埃:耳闻目睹眼前所见,怎能容得半点灰尘?着:沾污。纤埃:微尘。鸥虽不解饮,屡舞劝我杯:虽然不会饮酒,却频频起舞劝我干杯。清狂与酒狂,似此知几回:清雅豪放,与酒徒狂野,像这样的事有过几次呢?我归有日矣:我回去的日子不远了。安在哉:在哪里啊!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初春,当时作者因政治原因被贬为江州司马,诗人怀着满腔悲愤来到江州,登临下鸥台,面对烟波浩渺的江南山水,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悲观失望、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全诗语言朴实,意象清新,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此心久已灰,入鸟无惊猜”,诗人说自己的心情像这久已灰暗的天空一样,没有什么可激动的,即使有鸟飞过也不会有什么惊慌失措。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孤寂、抑郁,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颔联“轻鸥翔集处,邀我相徘徊”,诗人描绘了自己站在轻鸥飞翔的高处,仿佛在邀请自己一起欣赏美景的情景。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颈联“方圆十丈许,疑是天所开”,诗人形容自己的视野范围,仿佛看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就像天上的仙境一样美丽。这两句诗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尾联“锵金两滩濑,簪玉千崔巍”以声色兼备的形象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并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传达出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