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雨江亦乾,草木翳尘土。
重阳到眼前,菊蕊犹未吐。
邻家一株来,高才尺四五。
种之小庭中,亦自足风矩。
摘叶以当花,茱萸可为伍。
泛我流霞杯,喜色动眉宇。
颓然逍遥游,妙处有谁睹。
渊明何人斯,东篱傲今古。

九日对菊

不雨江亦乾,草木翳尘土。

重阳到眼前,菊蕊犹未吐。

邻家一株来,高才尺四五。

种之小庭中,亦自足风矩。

摘叶以当花,茱萸可为伍。

泛我流霞杯,喜色动眉宇。

颓然逍遥游,妙处有谁睹。

渊明何人斯,东篱傲今古。

译文:

不下雨来江边也是干的,草木被尘土遮蔽。
到了重阳节眼前菊花盛开,但菊花的花蕊还没有开放。
邻居家的一株来了,高度只有四到五尺。
种在小庭院里也能欣赏它的美丽,也很自得其乐了。
摘下叶子来代替花朵,茱萸可以作为配饰。
和我一起品尝流霞杯中的美酒,喜悦之情让我眉毛舒展。
悠闲地游玩着,美妙之处又有谁能察觉。
陶渊明是怎样的人啊,他像今天这样在东篱下傲视古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那天与邻居家的菊花相会的情景。诗中的“不雨江亦干”和“草木翳尘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对比江边的景色和周围的草木,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

接下来的诗句“重阳到眼前,菊蕊犹未吐”,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兴奋。而“邻家一株来,高才尺四五”则展示了邻居家的菊花虽然不高但却十分引人注目。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也表现了诗人与邻居之间的友好交流。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种之小庭中,亦自足风矩”表达了自己对于园艺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赏。这里的“风矩”指的是园林建筑的布局,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小庭园中种植菊花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摘叶以当花,茱萸可为伍”则是诗人对于生活情趣的体现,他用采摘叶子代替真正的花朵,并用茱萸作为配饰,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几句“泛我流霞杯,喜色动眉宇”和“颓然逍遥游,妙处有谁睹”则是诗人对于饮酒和游赏的喜悦之情的表达。他享受这样的时光,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由。而“渊明何人斯,东篱傲今古”则是诗人对陶渊明的致敬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认为陶渊明就像今天的自己一样,能够傲视古今。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陶渊明的敬仰。它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